好会说的《围城》

“城外的人想进去,城里的人想出。”钱钟书的毒舌出了名的,不管他的爱情或是那些“戳人”的话,且看看他如何写。


​​1.

空头博士方鸿渐回国,本想不着声迹地,不料报纸把他捧上了天,家长父老乡亲以为他终于学成回国,光宗耀祖。报纸的版面与正统博士苏文执放一块,两两对比,他内心独白:

“现在万里回乡,祖国的人海里,泡沫也没起一个一—不,承那王主任笔下吹嘘,自己也被吹成一个大肥皂泡,未破时五光十色,经不起人一搠就不知去向。”

以后,嘲讽人有皮相而无内修,亦或是自嘲时可用: 不过是个大肥皂泡。


2.

某女星因为房子的问题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不少语录被翻出,其特点是中英夹杂。

《围城》里有一个想要招方鸿渐入赘的买办张先生说着中国话,却喜欢夹杂无谓的英文字。钱这样写: “这还比不上嘴里镶的金牙。”因为金牙不仅可妆点,还可使用;这英文字只得比做牙缝里嵌的肉屑,表示饭菜吃得好,此外全无用处。

妙哉!恰好碰上这事,只觉得又一个机缘巧合。


3.

女博士苏文执回国途中见方鸿渐与鲍小姐掰了,想要与他相好。从前看不上他,为何现今改变主意了?

现在苏博士的情形,“好比做了一件好衣服,舍得不穿,锁在箱子里,过了一两年发现颜色和花色不如从前时髦了,有些自怅自悔。”只得放下身段,重新审视这位曾经的校友。

简直了。读来又气愤又同情。


4.

还有择偶的标准,好厉害,传到现在。

方鸿渐长在旧时家庭,爹妈想让他尽快结婚。母亲的观点是,本县土生土长的媳妇最佳。官小姐娶不得,不会服侍丈夫;外县人脾气不好,取了压不住;学历高的,年龄太大,指的就是苏文执。

这般筛选,只有自家养个童养媳最受用了。知根知底,夫家就是娘家。


5.

学历高的苏文执放在今天,好像适用又不尽是。但方鸿渐之流怕是也入不了博士之眼。放出去的名号一堆,方鸿渐也没有澄清,一直戴下去。

重新启读《围城》,还未读完,没有多么深刻的理解。前两章给我一种看《飘》的预感。可能有些书并不是适合某个年龄段的人读,就算作为必读名著,也只能得到一些遣词造句上的心得,供自己模仿学习。

正如人挑选书,书也挑选人。好书不嫌晚,正如出名趁早的少之又少。

还是不要分析什么人物性格,悲剧源头了,只能夸它:好会说的《围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第二章 据说“女朋友”就是“情人”的学名,说起来庄严些,正像玫瑰在生物学上 叫“蔷薇科木本复叶植物”,或者休妻的法...
    小团阅读 5,431评论 0 2
  • 帮你读书系列:《围城》 钱钟书先生的长篇小说,文学价值自不必多说。小说以30年代的留学归国的方鸿渐为主角,既讲了他...
    fe3654babd41阅读 1,555评论 1 6
  • 围城 钱钟书 序 在这本书里,我想写现代中国某一部分社会、某一类人物。写这类人,我没 忘记他们是人类,只是人类,具...
    小团阅读 5,541评论 0 1
  • 这个社会决定了终究有一部分人,是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打着关心某人的旗号,做着利己的事,践踏着别人的尊严,还要说些暖...
    我的默歌阅读 402评论 0 0
  • 如果我是英子,我会这样描述我自己的故事。 小时候,我生过一场病,腿脚落下了残疾,每次上学我都是第一...
    杨润菁阅读 447评论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