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手绘,3年对比看到自己进步了

作为整理师,总喜欢搞个Before、After什么的。最近浏览之前的绘画作品,通过对比意外有了收获。

1、人体内是否有画画的生理周期?

把所有的画堆在一起,显然每年5、6、7、8月里,我画的更多,可能天气热了,不愿意出门,什么都不想做时,就会用绘画怡情?或者从小暑假就跑到少年宫学画,身体里又要画起来的灵魂苏醒了?

2、纵向比较

把每年1月到12月的绘画小作品,进行自我比对,既有历史的回忆,也立马看到成长,很开心。

2年前的5月完成了一套线上课的制作、2年后的5月完成了一本书的文稿,都是种项目终结。2年前听一只特立独行的猫分享写作心得,小川叔讲卖书的坎坷日子,2年后自己也成了一名作者,延续他们的老路。2年前还在学习做饭更好吃,2年后已经快速做出一顿饭。2年前身边的伙伴,2年后有了走了有的再也不走了。无论如何,都是缘分。

2016年5月的2张,使用签字笔、水彩笔、空白普通本子

2017年5月的4张,使用蜡笔、空白普通本子

2018年木有画


2019年5月的4张,使用IPAD,APP Procreate(很多童鞋最近都在问用的什么工具,其实工具没有最好的,没有适合每个人的,关键是买回来是不能用起来。)

3、变化集中在构图和用色

2017年5月的日子生机勃勃,万象更新,自然而然主要选择用暖色,暗示了当时高能量状态。2019年构图更有逻辑性、时间线、模块化(都是套路),但规整了很多,也增加了版权标识公众号二维码。能量高的日子喜欢用暖色着色,能量低的日子色调也凉快了起来。真是很有意思的发现呢。

未完待续,下个月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