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今天,小宝给了我一个很大的惊喜:竟然会背十二句《三字经》,而我从没有教过他,只是在一个玩具中不间断地放过。看来小孩的学习、模仿能力是很强的,只是被我们忽视了。
2.大宝曾经很严肃地与我谈过,说我以前75%的语言是各种命令和禁止、说教、训斥,比如说:“快点写,再磨蹭十点之前又睡不成觉!”。他说他就记得磨蹭两个字了。
后来看了一本书,书中大概是这么说的:
幼儿对语言的接受常是片段的。心理学上讲,我们所有人都对负面的事情印象更深,这叫“负面偏好”。当这种坏事情的景象在他脑子里蔓延开来,它就会在潜意识里影响行为。所以,正面语言和负面语言对孩子的心理暗示有很大不同。
随着孩子自我意识的成长,负面语言会让孩子有抵触、有反感。
很多家会说,道理都懂了,可是一到实际情境中,就忘了,怎么会这样?
原因一:因为我们的语言习惯是多年形成的。也可能自己父母就是这样对自己说的,造成我们的思维模式很难改变。
原因二:不接纳孩子,看不到他各种性格特质的积极之处;
原因三:自我价值感低,觉得孩子的问题都是在暴露和证明自己的失败,没有“成长型思维模式”;
原因四:平时生活中就习惯了悲观者思维模式,不会建设性沟通,不能积极看待事物,总是抱怨挑剔,缺少正面诠释生活的能力。如果成人自己的担忧、焦虑、自卑、自怜、自责、缺乏安全感……很严重,说给孩子的话,教养成分不多,而更多的是在宣泄自己的这些情绪,于是自己在处理自己的情绪问题时,孩子无意中成了接收焦虑的纸篓。
典型的悲观者思维模式的人,说出来的话是:你怎么是这么一个磨蹭的小孩,你怎么做什么都磨蹭,你以后永远这么磨蹭怎么办?……看,洒了吧!从脏,一直说到住院……
我们对孩子说的话,是否体现了典型的悲观者思维模式、或者只是自己情绪的倾倒?
语言塑造思维,你在用不同的语言给孩子勾画不同的心理图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我们以为的事实,只是不同版本的事实,我们都是有选择的关注、有自己的经过编辑加工的脚本,同一件事,在不同人的眼里,是不同的事实。积极的现实会让人有更多资源做得更好。积极心理,不仅会带来积极情绪,更是构建资源。
家长用自己的正面语言和积极情绪,帮孩子营造一个积极现实。同样一个事,同一个要求和做法,家长有不同的情绪和思路,可以给孩子勾画出完全不同的心理景致。
我们用语言,给孩子一个“是”的世界,一个“可以”的世界。
哪些是正面语言?哪些是负面语言?孩子端一碗水走,你说:“当心,别洒了!”
这是负面语言;你说:“好好端,慢慢走,嗯,端得挺稳呀!”这是正面语言。
孩子写作业慢,你说:“快点写,再磨蹭,十点之前又睡不成觉!”这是负面语言;你说:“我们要抓紧喽,提高效率,然后我们就可以去……”这是正面语言。
现实生活中,几乎所有的家长都是狂热的负面语言爱好者,似乎提醒孩子即将发生的坏事就是我们唯一的天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