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七十八讲

第八十章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帛书本,“使民重死而不远徙”为“使民重死而远徙”。

解析

如果将此章理解为“使国家变小,人民变少”,只能说解释者的格局太小了。

此章,描述的是老子心中的理想社会。

“小国寡民”对应的是“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

即使国家小,人口少,也不用担心别的国家来打你,不会有大国来侵略你,边境线上也有村庄城镇,邻国的鸡鸣,狗叫,都是可以听得见的。

“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对应的是“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

即使有强于人力十倍百倍的器具也不使用,是因为懒得用,不打仗了,税收也不高,人人都能吃上饭,穿上衣,有屋有田,不用担心子孙辈受冻挨饿,还那么急躁干嘛?人人都不想为天下先,我也不想为天下先,我为什么要让自己的财富超过众人呢,我的财富超过众人又有什么用呢?锻炼好身体享受人生不好吗?

使民重死而远徙。

百姓都看重生死,是因为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不犯法就不用担心死亡,所以看重生死。民众看重生死,却还是愿意向远方迁徙,是因为整个天下都吏治清明,走到哪里都没有盗匪,没有酷吏。

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

有车船却没必要乘坐,有士兵却没地方打仗,车船指的是君主巡视地方。即使君王不用巡视地方,士兵不用打仗,也需要有车船,有士兵。因为要给国民提供稳定的生存环境,这些是必不可少的,因为要预防不好的事情发生。

使民复结绳而用之。

这里是老子开的一个玩笑,本意是连结绳都不用,因为每天都很悠闲,很快乐,昨天和今天没什么不同,去年与今年没什么不同,明天,明年,也和现在没什么不同,需要刻意去记录些什么吗?给绳子打个结证明今天过去了就可以了,写都懒得写,因为不知道要写些什么,压根也就没有必要写。

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是因为大家都做到了为而不恃,大家都话少,到别人家串门,啥都不说,大眼瞪小眼,尴尬不?又不想尴尬,又不想东家长西家短的闲聊,那还串门做什么呢。

(备注:建议从第一讲依序阅读)

【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处,禁止用于商业用途】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