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见时,该是一个春光明媚的日子吧,毕竟天空中因改朝换代而起的烽火烟云刚刚过去,百废待兴,人们也才开始安心度日。
而就是在这样宁静平常的一天,闺房里的道昇抄完一卷金刚经,正兀自神思书中佛法精妙之处,一束暖阳从窗口处照进来,为她案上刚刚描摹的文字镀上一层金纱,显得流转生动,不免引她执笔往窗外看去,却只见,外面早已是杨柳依依池草青,水鸭曲项拨清波,织就了好一幅‘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燃’的春天景色。
竟不知,又是一个融融春日来了。
道昇有点感伤,日日对着女红书画,只能卧游,心情偶尔亦会觉得苦闷,心绪难平。几经思量之下,她决定披衣出门,央求父母放了她出去走走,只盼能得到一个尽兴而归的结果。
幸好,道昇父母并非不通情达理之人,又念及自家女儿自幼才资过人,聪明慧敏,翰墨词章,不学而能,这一回难得开口请求,倒也未曾打算阻止。况且,他们也有自己的小心思,道昇今年已二十有八,因战乱才延误了婚姻大事,倘若出去能遇上个风流倜傥的才子做郎君,也不失为一桩美事,便由得她去了。
二老心中本也不敢抱太大期望,可是谁也不曾想到,就是这一去,道昇居然真的就遇见了自己一生的归宿——赵孟頫。
如世人所见,这一次男才女貌、才子佳人的见面,倘若不上演一出唯美的爱情故事,都似辜负了无限春光的。
更何况,他们一个是宋太祖赵匡胤的后人,生得爽朗清举,姿态俊逸;一个是战国时期杰出政治家管仲的后人,长得端庄秀丽,落落大方,虽说不上对彼此有多熟悉,但是,也都从别人言语和传阅的书画中见识过对方的才情,所以与其说这是他们的第一次照面,倒不如说是一场慕名而来的约会吧,总之,他们轻易便从对方的眉眼中理解了自己以及对方的心意。
她已过了倚门嗅青梅的豆蔻年纪,心性平和,自然明白他出仕宋元两朝不被理解的遭遇;他也不是纨绔无品的富贵子弟,已知深浅,自然明白她久待闺阁被旁人指点的尴尬。
他们没有双飞翼,可是却心有灵犀一点通。
春山澹澹,春雨霏霏,一霎那间,倏然乍起的春风,便吹皱了他们心中的那池春水。
没过多久,赵孟頫和管道昇便成亲了。
而自二人结成夫妇以来,他们一直琴瑟和鸣,闲来吟诗作对,舞文弄墨,日子过得一点儿也不比李清照的赌书泼茶差。再者,管道昇的性子贤良淑德,将家里内外都打理得井井有条,又是诗书画三绝的才女。就连同为诗书画三绝的赵孟頫也不得不满心钦佩,对人称赞管道昇,说她“处家事,内外整然,岁时奉祖先祭礼,非有疾必齐明盛服。躬致其严。夫族有失身于人者,必赎出之。遇人有不足,必周给之无所吝,至于待宾客,应世事,无不中礼合度”。
从中可见,赵管夫妇二人举案齐眉,确实鹣鲽情深。
况且,当时元朝初立,正是用人之际,不管当朝天子是为收服人心,还是真的仰慕汉人文化,总之,自元朝皇帝派人在江南搜访前朝遗逸时得了赵孟頫等十余人后,便一直十分赏识赵孟頫的才貌,给予重用,时常召他入宫,命他作画题诗。而管道昇不输丈夫的斐然才气亦十分得太后宠爱,经常出入后宫深闱,为太后作观音诸佛画像,还奉懿旨写下了一首题梅花诗:雪后枝琼嫩,霜中玉蕊寒。前村留不得,移入画中看。
皇恩浩荡,赵孟頫与妻子管道昇夫唱妇随,荣宠一时,颇为风光,但是他们并不以此为乐,‘三十功名尘与土’,他们是明白的,所以一直恪守本分,只纵情于诗琴书画当中,尽量不卷入是是非非。在有了孩子之后,一家人更是其乐融融,过着幸福美满的生活。管道昇相夫教子,蕙质兰心,对孩子的教育十分重视,言传身教,循循善诱,还曾作《题画竹》诗“春晴今日又逢晴,閒与儿曹竹下行。春意近来浓几许,森森稚子日边生”,借此表达对儿子做人成才的殷切希望。
只是世人都说,“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尤其是在爱情上,但其实人们不过是不懂得如何应对生活中的困难罢了。
赵孟頫和管道昇的婚姻生活亦非没有磨难,只是都被夫妇二人巧妙地化解了而已,就好比说赵孟頫有意纳妾一事,当时,他调任别处,不在她身边已久,她本就认为自己“玉貌一衰难再好”,又久不见丈夫来信,便觉察事有蹊跷,果然没多久,赵孟頫给她寄了一封书信,信中内容虽是填词,却明明白白地写着他有纳妾之心,上言:“岂不闻王学士有桃叶、桃根,苏学士有朝云、暮云?我便多娶几个吴姬、越女无过分。你年纪已过四旬,只管占住玉堂春。”
管道昇一看这信,自是有心火的,可她并没有立即挥笔去信责骂丈夫有二心,也不愿逆来顺受,她思前想后,决定填一首词回他,以表明自己的心意,上书:“你侬我侬,忒煞情多;情多处,热如火;把一块泥,捻一个你,塑一个我,将咱两个一齐打碎,用水调和;再捻一个你,再塑一个我。我泥中有你,你泥中有我;我与你生同一个衾,死同一个椁。”
她说:夫妻本为一体,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情浓情浅,都该珍惜难得的缘分。
赵孟頫本就对妻子心存爱敬之意,只是周边男子都是三妻四妾,才一时兴起趁酒起意,如今一看到妻子情深意切的回信,又想到年轻容颜易逝而知己难求,便立刻打消了纳妾的念头,再也不提此事。
不仅如此,待赵孟頫回了家后,他们二人还把这两封家书贴起来,相互打趣对方,以此为乐,二人的关系也更加亲密恩爱,如胶似漆。
日子就这样一天天地过着,一日,秋高气爽,正是鱼肥桂花香的时候,在园中游玩的赵孟頫和管道昇忽然接到管家呈上来的书信,是婶婶寄来的,嘱咐他们多走动往来,归家看望父母。
只可惜,就算赵孟頫的官场仕途再顺利,再荣贵朝野,也是不能随意行走的。没办法之下,又不欲见爱妻凝眉,赵孟頫便以妻子的口吻写了一封回信,道:“道昇跪复婶婶夫人妆前,道昇久不奉字,不胜驰想,秋深渐寒,计惟淑履请安。” 当时季节已是深秋,书信不仅表达了他们关心长辈的思念,叮嘱保重身体,还向婶婶讲述了自己家里的亲戚往来,“近尊堂太夫人与令侄吉师父,皆在此一再相会,想婶婶亦已知之”。
除了闲话家常,赵孟頫心知岳母大人潜心向佛,除了地方特产、时令果蔬之外,还特地准备了百支香烛让人给他们带过去。
洋洋洒洒,一十八行字,书信挥就,落款处,赵孟頫顺手便题了自己的字“子昂”,刚刚写完,忽觉不对,又硬是将“子昂”二字生生改成爱妻的“道昇”二字。
管道昇一直在一旁默默看着,本来想要让丈夫毁掉重写,见了此景,不觉满心舒畅,深深为丈夫的情谊所打动。
她笑了,他便也笑了。他们后来也真的做到了“生当同寝,死亦同眠”。
人人都道“情深不寿”、“情深不寿”,其实多半是借口吧。君不见,只这一封《秋深帖》,与妻极其相似的字迹,一个落款涂改,便足以驳回那类话了。
因此,所谓爱情,最美不过《秋深帖》,如是而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