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真的会社交吗?——读《请停止无效社交》
文/凡悦颜
古语常说"多个朋友多条路",于是大家都很努力的去社交,有的全抛一颗心,有的讨好逢迎,但往往心力交瘁,最终却发现很多所谓的"朋友"根本"用不动"。
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呢?难道真的是遇人不淑吗?其实很多时候恰恰是我们的自己某方面出了问题。
《请停止无效社交》一书从四大要点着手,引导读者审视自己的社交现状,而后通过细化的18个问题逐一揭开人与人之间关系处理的面纱,让大家真正实现"人脉就是钱脉"。
作者李小墨曾任《海南特区报》记者、“厦门头条”主编, 是自媒体“深夜书桌”的创立人。大量的阅读加上长期的写作积累,使她的文字很有深度。在当前移动互联网“社交红利时代”,她敏锐的发现机会,创立了知识分享型的自媒体,成为了大家口中的大"V"。她在《请停止无效社交》一书中犀利地指出,社交常被温情所掩盖,但终究是以互利为前提,带有目的性,且有技巧可言的。
一提到“功利性”社交,很多朋友都非常反感。但社交的本意即是“指社会上人与人的交际往来,是人们运用一定的方式(工具)传递信息、交流思想的意识,以达到某种目的的社会各项活动。”李小墨在书中用“你所谓的社交有用吗?”、“社交情商是怎样炼成的?”、“如何成为一个受欢迎的人?”和“无效社交的典型表现”共四章内容全面剖析社交的要点, 不妨给她一个机会,看看能不能让您对社交有所改观。
1.如何用有限的社交精力,去开拓无限的社交红利?
开篇“你所谓的社交有用吗?”明确告诉大家社交不看数量、看质量。每个人的精力有限,我们必须学会断舍离,才能用有限的社交精力,去开拓无限的社交红利。那么如何进行有效的社交呢?首先就是要与目的结合,问自己这次社交的目的是什么,不要为了结交而结交。除非你单纯的用社交来充电,否则对于那些社交是内耗的人们来说,明确目的即是降低自损的必要手段。而后,可以通过熟人介绍,新朋友与老朋友有交集,对社交是非常有利的,所谓借力使力不费力,但请记得对引荐人给予回报。接下来,你可以结交一些枢纽式人物,很多厉害的大人物,反而不像我们普通人那样有着长长的通讯录。六度分隔理论说的就是“你和任何一个陌生人之间所间隔的人不会超过六个”,也就是说我们可以通过6个以内的人联系到我们想找的任!何!人!
2.只有不断提升自身能力,才能让人脉更有意义
除了有目的的社交,我们还要努力成为枢纽式人物,可以先从试着成为某个小组织和活动的组织者开始。社交既然有目的性,首先就要我们能够“为人所用”,说白了就是有“被利用”的价值。上面说过了,社交以互利为前提,我们的能力是1,人脉是后面的0,只有当我们能力足够强大时,人脉才有意义,才能合作共赢。社会上很多人总想着投机取巧,以为结交几个权贵就能平步青云,但往往是本末倒置。就像机会只给做好准备的人一样,试想你的圈子给打开了大门,你有没有能力走进去,有没有能力做好门里交给你的差事?否则进去了也必将不受欢迎。更何况,根本没有几个人喜欢一无是处的索取者。
3.必要的技巧让社交更有价值
社交的基础手段是沟通,如何有效沟通,如何变成一个受欢迎的人,是《请停止无效社交》第二、三章重点讲解的。好的沟通需要情绪管理、谈话氛围和倾听等多个方面的配合。很多人在谈话中有优越感,习惯逞口舌之能,虽然看起来你操控了这场谈话,但往往在对方心里已生出反感,这对建立信任感极为不利。说到“倾听”,很多人都知道,但往往做不到。李小墨在书中提到了“倾听的‘七宗罪’”,即打断、过早下判断、心不在焉、埋伏、过度防卫、习惯性唱反调和无原则的附和。大家在沟通中,试着耐下心来弄清楚对方的真实意思,而后给予恰当的反馈,反观一下沟通的效果,势必会好很多。什么叫恰当的反馈呢?比如适时的提问,恰到好处的复述,有效的补充等等。好的沟通能让双方都获得能量。
孟子语云“人之相识,贵在相知,人之相知,贵在知心”,如何才能“知心”呢,除了上述的倾听等等,还要有恰当的技巧。比如“仪式感”,比如有效安慰,真诚的道歉,甚至是必要的批评。这时有人说了,安慰啊什么的我还能理解,批评对方很容易翻脸的,一翻脸还怎么“知心”呢?大家都听说过魏征批评唐太宗的故事,为什么人家越批评反而越被器重了呢?这就需要批评的艺术了。李小墨在《请停止无效社交》一书中提出的“三明治批评法”就很有用武之地。首先用称赞开头,接下来提及一些批评事项,最后再指出一些值得肯定的地方。这在亲子关系中也非常有效。我们要善于发现对方的闪光点,给对方时间去成长。“威胁式”的批评最要不得。
总之,社交不只靠满腔热情,还要有断舍离无效社交的决心,更要有投桃报李的能力,最重要的是它需要我们慢慢完善和实践社交的技巧。如果你还不熟练,不妨了解下《请停止无效社交》,按照李小墨的指导,找到适合自己的一套方法,从而打造好个人品牌。
原创首发豆瓣,转载须告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