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

#沙牛清单共读活动#这本书的逻辑,看上去是很散的。但细思量,却是步步惊心,巧妙设计。

总感觉作者在偷笑的打量着我,嗨,读完了。你真的读懂了吗。

我尝试去寻找章节的逻辑,却受困于平面维度。于是,我放下笔记本,听着孩子在身旁均匀的呼吸,试着回想,就察觉了一个立体的学习之道,就像一个需要反复雕琢的贯通的神经模块,等待复刻进我的思维空间。

面对这样一个空间构建的学习模块,我有点沮丧️又兴奋。看来读一次,终是浅薄。

从写读书心得,到闭眼回想。我就在尝试着从专注思维到发散思维。

闭上眼睛,我想象着脑海中这两个思维已经伴随着我走过了这么多年,在那里间隔闪烁着。

二者之间连接的桥梁上站着一个充满创造力又具有破坏性的小恶魔,拖延。

时间之盘从年到月到周的计划清单,分解洒落进每日的刻度里,小恶魔始终爱的是与时间做朋友。

专注之法,番茄钟就是小恶魔的精神食粮,可是一不小心,疏忽到只关注结果不关注时间,他就会漏出狰狞。

在思维之外,是一个个网络连接点的模块,一端连接专注,一端连接放松,宏观到微观,反复穿插,用test和回想,固画模块上神秘简化的纹路。这些模块辉映之间,有诗歌的旋律流淌。

联想,类比还有空间思维的记忆之法等等,就像旋律的音符。

在这个空间构建中,还有一个一个小小坍塌的黑洞,就是能力错觉。

我忽然察觉,是不是如果我刻意学习、追求结果,其实一直在背道而驰?

学习自相矛盾的本质决定了:自然的关注过程,放松的寻找自己的热爱,不刻意的执迷不悟,反而是领悟本身。

最后,我开始心理对照。那个爱学习的我,始终是个爱贪玩的我。我每天苛责批评自己,一再强调要学有所成,带着功利之心,失掉了烟火之气。

莫自负,teamwork和询问,无效就散去。

莫悲观,别怕落后,走在路上的已经就是学习;遇见拖延的信号,就换种响应模式,回溯视角看看计划,奖励自己,且坚信,学习本身没啥了不起,学不明白还学,学久了,总归比原来的自己会的多点。

然后就明智的等待吧。

我突然想起来,大四第一次考研。每次做完计划,假惺惺的表演给周围人看,我有多努力。

工作两年,再次考研。计划做给了书本,别人与我无关,受不了干扰,就躲在家里。看得见目标就冲,早睡,晚起,中午还有午睡。每天起不来,就说 不起来考不上,强烈心里暗示立马爬起来。笔记只记大纲,用来test回想。

这些,我怎么就忘了呢。

越苛求自己专注学习,越不会学习。

其实,书中的技巧和方法,我回想不多。

但每次想到一句话,我就感动不已。

作者说,费曼看得见生命。周边一切新知,都是生命,有理想有抱负,和人类一样。

其实我在刚刚回想时,有那么一瞬间

就感觉自己变成了神经元,在大脑跳跃的节奏中,感受着内宇宙的学习之道,有种生命之美。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作者:Barbara Oakley 很高兴能在2017年的开头就遇到这本好书!我知道自己的学习方法不够好,但是不知...
    RoFF阅读 3,043评论 4 13
  • 作者从惧怕自然学科的俄语专业学生,26岁开始学三角学,最后成为工程电气和电子工程协会副主席、工程学博士;在这个过程...
    回米阅读 1,444评论 1 1
  • 人类思考方式的重要概念。 对有些你并不太关注的事情,发散模式确实可以悄悄地在后台处理。有时候,你turn arou...
    kennethan阅读 922评论 0 0
  • 180105 第九遍 剩余章节回顾 今天本来想把逐字稿写完,但是写到一半卡壳了。于是又把书里的内容回顾了一遍 挖掘...
    sharemy的简书阅读 417评论 3 6
  • 八月的夜晚有一丝分外的凉意,凉却了地老天荒,凉却了人间沧桑。孤身一人,饮尽杯中茶,如春蚕吐丝,丝丝缠绵,沉...
    深山打渔人阅读 140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