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思维模型的元起点?
今天目睹的两件事情,给了我很大的启发。
图书馆旁边今天开了一家新店,他们还在装修期间就打出了“潮汕特色食品”的招牌,这让我这个曾去潮汕搜罗美食的吃货万分期待。
我想今天正好也借这个机会,用思维模型分析一下这家店是否能熬得过寒冬。因为这个店面的前身做过肠粉店,做过奶茶店,但是都挂掉了。
然而,我今天进入这家店后就发现了一种违和感,店里没有一般潮汕店的feel。
看了几件商品的包装,无一是潮汕出品,反而都是福建出品。当然,我不是说福建出品的东西不好,但是作为商家打着“潮汕特色食品”的旗号,卖的却是福建产的食品,实在是“是可忍孰不可忍”。
在我看来,这种不一致的行为其实就是失信。一个商家,如果连最基本的诚信都做不到,还谈什么长久发展?
枉我之前还分析,他们做潮汕特色食品是有可能活下来的。因为住附近的潮汕人很多,他们特别团结,特别爱光顾老乡开的店,会说潮州话的还能享受打折优惠。
除了潮汕人,还有像我这样对潮汕美食感兴趣的人,也会成为他们的顾客。
所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分析,他们是可以满足一部分人的需求的,只要供应方面没有问题,把生意做起来应该是水到渠成。
只可惜,“一假一切假”。当这个商家的“一”是建构在“假”的基础上,思维模型就不适用了,毕竟思维模型运用的前提是用来分析和解决真的问题。
“真”是思维模型的元起点,不然就失去了运用思维模型应有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