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约从唐人李善开始,注家便多将阮籍《咏怀》的主旨,视作“忧生之嗟”。自然,所谓“忧生之嗟”,感慨人生瞬息,是由来久矣的文学传统。汉诗里说“春非我春,夏非我夏”(《日出入》),又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曹丕亦说人生“蹙迫日暮,殊不久留”(《艳歌何尝行》),总是一脉相承。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图片发自简书App
大约从唐人李善开始,注家便多将阮籍《咏怀》的主旨,视作“忧生之嗟”。自然,所谓“忧生之嗟”,感慨人生瞬息,是由来久矣的文学传统。汉诗里说“春非我春,夏非我夏”(《日出入》),又说“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古诗十九首》),曹丕亦说人生“蹙迫日暮,殊不久留”(《艳歌何尝行》),总是一脉相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