童年

     

 

  今年有一个特别火热的话题  ,是关于国家双减政策的出台。让我不由想到了如今社会孩子们的童年。

          还记得我们的童年吗?

          推开那扇没有手机,没有电脑,电影也没多少的记忆大门,我还能听到那个门房老师用铁锤打着下课铃的声音,看到放学后结伴而行的小伙伴们, 校门口没有翘首等待的家长,有的是我们撒欢的身影,清脆的笑声。一根皮筋,手指翻飞,几颗石子,抛上掷下,那才是…

    等待着下课

      等待着放学

      等待游戏的童年


      偶尔家里杀鸡的时候,紧紧的守在大人身边,等待着拔鸡毛,就为了打扮自己最爱的毽子。谁的毽子上有几根漂亮的公鸡毛,那绝对是亮眼的存在。奶奶用几块碎布片,缝一个沙包,再用玉米粒装满,那就是我们快乐的源头。邻居家的梨树长满绿叶的时候,就成了我们捉迷藏藏身的好地方。秋收回来的玉米杆,堆得满姐都是的时候,准有淘气的孩子会钻到里面,一不小心睡着了,天黑的时候,满大街都是找人的家长。

        放学后,家里的大人也许还在地里劳作,放飞以我的小朋友满街都是。等到大人回家,边走边吆喝一声,就可以看到后边奔跑的孩子擦着头上的热汗跑进家门。只要不是冬天特别冷的时候,到了饭点,每家的大门口都准时出现几道身影,大人们唠着他们的话题,我们这些孩子就开始互相争夺着对方碗里的饭,谁家的大人也不会呵斥孩子们。夏天吃了晚饭,那时没有电视,也没有手机,有的是满天的星星,小孩子们早早就放下饭碗跑了出去,一会,大人们也就陆陆续续出来,坐在门口的石头上,聊一些我们孩子从不在乎的话题。

          那些年,总有一个我们最喜欢的叔叔,带着那神秘的装备来到村子里,这时,孩子们绝对会拉着自家的大人带着玉米,碳还有白糖去排队。一会随着“砰”的声响,空气里都飘散着甜蜜的香气!再有的零食就是校门口小卖部里一毛一根的辣条,或者一毛三四颗的水果糖。

     

 

  还有可以吃到美食的时候应该就是八月十五,家家户户买来白面,白糖,葡萄干,去做月饼,这时的孩子是绝对不会错过的场景,跟着去帮忙,等到热乎乎的月饼刚一出炉,就迫不及待的送进嘴巴去!烫的龇牙咧嘴,却依旧乐的眯了眼。再有腊月二十三,吃麻糖的日子,家里的大人也不会让孩子失望,早早就去买了麻糖,柿饼,黑枣回来,家里还会自己炒一些瓜子,花生来给孩子打牙祭!等到过年的时候,家里都是自己杀鸡,然后大家一起包饺子,最多再给馋嘴的孩子炸一些麻花,这已经够在小朋友中炫耀一个正月了。

        无忧无虑的日子,没有电脑,没有wifi,也没有一个个补习班,但那是快乐的时代!很多人说现在的社会孩子们是幸福的,物质条件那么好。

          可是看着清晨被家长送进学校,下课被护着送出校门,再由家长送到各个补课班,我就觉得压抑。这个时代的孩子,被家里几代人重视着,却没有了我们童年的那种“野”。有时候觉得现在幼儿园的小朋友都好成熟,细想一下,我们那时还真没有他们这么懂事听话。他们被大人逼迫着塞鸭式的长大。每一个家长都想要自己的孩子赢在起跑线,绝对不能容忍孩子的不优秀。看到孩子玩就焦虑不安。

        孩提时代不去痛快的玩,尽情的玩,那么以后人生中哪一段时间适合?少年,青年时代是绝对不行的,要学习,等从学校这个大门走出来,又要迈入职场,然后生活中各种烦琐压在肩上,该如何尽情去玩。难道是60岁退休以后吗?可是经历了人生百态,还有最纯真的心去享受玩的过程吗?

        现在社会新闻不乏孩子自残,跳楼的时间,他们会说自己很抑郁。抑郁这个词,我是在成年工作孕育后才有感觉。父母的严加管教,真的只想要孩子交出一份满分的试卷吗?他快乐吗?

            我的孩子也已经踏入幼儿园,有时,我自认不是一个合格的妈妈,我会请假带他去欣赏秋天最后一片落叶,带他去寻找春天第一抹绿色,我喜欢看他在土里打滚,也喜欢看他下雨时去踩水,可是,即使如此,他也不能体会到我的童年那种氛围。满眼的高楼大厦,再也没有那满天的星空。

          今年,有不少身边的孩子报了幼儿体能班,我也带着孩子去了,感觉就是刻意去运动,没有与大自然为伍,去亲身感受那种动物般的奔跑。不过,说真的,我也没有那种胆量让我的孩子去爬树掏鸟蛋,下水摸鱼。我想让自己的孩子有一个可以撒泼打滚的童年,却也有不能放手的时刻。心里其实满是可惜!

          童年就应该是五彩斑斓的,是奇形怪状的,是没有秩序的。很多专家说“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的不幸,不幸的童年需要一生去治愈”,童年的快乐就是一座精神乐园,带给孩子无穷无尽的力量。那么我们为什么要催促着他们成长,稍微慢一点,让他们自由去探索一下,或者我们也可以蹲下来,用平等的眼光去看下他们的世界。

          孩子的成长不仅是一张优异的成绩单可以打分的,尊重他们的成长,在允许的范围让他们可以去无厘头一下。把孩子身边那些条条框框去掉一些,让他们不必遵守成年人世界的规则,把快乐的童年还给他们吧!

          亲爱的大人们,偶尔可以提醒一下自己,我们曾经也是孩子!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每日听书 | 《不平等的童年》 千鹤静思 11月4日 《不平等的童年》 来自千鹤静思 00:0027:00 917...
    莎宝录阅读 5,195评论 0 0
  • 1.“任务式的童年”,完成了父母的设计,却丢失了自我 今年有本关于家庭教育的畅销书叫《如何培养一个成年人》,作者J...
    Zoey2016阅读 6,760评论 8 13
  • 序 笔尖的记忆远远快于时间的流逝。而带着浅浅乡愁的滋味可能就是脑海中那些...
    飞扬_e3a0阅读 4,728评论 0 5
  • 说实话,这个小文实在是杂乱无章,各位看官看不下去就别看了,有点累,对不住了。连我自己校稿都快校吐了。 上贼船快三个...
    大力水手之自由女神阅读 4,525评论 9 4
  • 你好,欢迎每天听本书。这期为你解读的书叫做《不平等的童年》,书的副标题是“阶级、种族与家庭生活”。从书名我们就能大...
    CiscoFei阅读 6,785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