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在生活中与周围环境产生互动,并且得到反馈。这些反馈,从接收时间上看,大体可以做这么个划分。有的即时性很强,你在施加影响或者采取行动的时候,很快就能得到响应。例如你在骑车的时候,车龙头微调一把就可以马上让车头方向调整;你在和朋友热烈对话时,你的观点也能很快得到对方反馈;或者你在写小程序的时候,可以立刻编译,编译器会告诉没有语法错误,你可以马上修改……这类反馈我们称之为即时反馈。
以上是一类交互性即时性很强的事项,但是也有的即时性相对差一些的事项。这些事情你做了以后,或者你施加了影响以后,不会有一个立即的反馈,或者反馈的时间比较长,或者反馈的结果呈现不明显,需要长期才能看到。比如你要学英语,那三五个单词背完,英语不会有什么大的变化;比如你看到自己工作后日渐变大的肚子和圆滚的脸庞,于是说我去跑个步吧,但是跑个三五公里,好像情况并不会有改善;比如你的一些对成长有反作用的思维习惯和行为习惯,也不是通过一两次决心,鸡血一两天就会有好转的。这种类型的事情,就属于非即时反馈。
于是对比一下,好像即时反馈给我们的体验都很好,我们做的每一件事情都能在可以忍受的期限内得到一个响应,这样也很好地照顾了我们内心的安全感,舒适感等等感受;与此同时,非即时反馈好像不是那么的友好,让我们在互动的时候,无法感受到一个显性的改观,就像把钱扔到水里打水漂一样,不管从安全感还是舒适上,都让人难以接受。
表面上看的确是这番道理,但是如果你换一个角度来看这个问题,对于我们成长发展重要的事情,好像很多都不是那么即时反馈的。比如你想要自如地使用一门外语,可能需要好几年的持续投入和积累;熟练一门编程语言也要花几年的时间大量地使用才有可能有效掌握;要维护保持好的身材,那更是需要持续投入地运动锻炼……
我大概看了一下那些我们所向往的好的品质或者很多人口中追求的一些境界,无不都是需要一个比较漫长的积累的过程。而你再往下思考,在你培养自己具备这种素养或者能力的时候,无不都是需要进入非即时反馈的模式。
如果你习惯了在即时反馈的场景下生存的话,那进入非即时反馈的国度,你会发现,你的行走简直就会像噩梦一般。就像一天醒来你发现你做的每一件事情都是不确定,当编译器报一个错误,你会怀疑写的每一行代码都有问题;当你开始用外语写作翻译,你会对自己的每一个用词都缺乏信心要去查证……
由于缺少即时的反馈,你往往耐不住寂寞,你害怕一望无际的黑暗,你害怕在看不到反馈的情况下,继续地投入,你会害怕失败,害怕自己做不到,而不是坚守自己认定的事情,采取一切办法促成,直到达到你想要的预期。
就这样假想一下,如果我们做的许多事情大概在三十年后才会有一个结果,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但是,从追逐即时反馈的角度来,仅仅是这样想,就会让人感到窒息。
商业社会深谙即时反馈和非即时反馈的原理。
在现实社会中,个人提升其实是一个非即时反馈为主的过程,也是一个另人倍感难受的过程,不管你是让自己的水平上台阶,还是让收入倍增,都会涉及到诸多的非即时反馈;而正因为这个难,很多人做不到。于是我们在游戏世界里构造出一个强即时反馈的世界,你的每一个动作很多就会有响应,你在现实世界里的失败感可以在游戏世界里面得到反馈。我猜想这可以部分解释游戏吸引很多人的原因……但是其实我感觉玩真实版的游戏,从刺激程度来说,其实一点也不逊色……
而人性往往像水一样,在没有干预时,更容易向低洼地汇聚,而这就是所谓挑更容易的事情做,挑更容易的话说。所以我们看到的很多商业营销,都是在迎合或者在你赶赴更省事的地方的时候,拦路打动,干预你的大脑。通过构造各种即时反馈,来让你感到舒服安全,从而达到营销的目的。比如告诉你30天就能掌握英语,告诉你60天就能精通机器学习……
但是从我们个人成长的角度,放任对即时反馈的无节制追求,只会让我们偏离应有的航道。我们学习成长的路上,是要吃一些苦头的,其中很重要的一个体现就是,绝不能怎么舒服怎么来。
社交媒体的泛滥加剧了即时反馈对于个人学习生活的侵扰,看看你现在还有多少不被打扰安静投入的时段?你是不是时常想着,我要看下微信,刷个微博,查一下QQ消息,再检查一下邮件……你是不是时常念叨着,我发了这个朋友圈,必然会有一大堆的人点赞互动,然后你已经开始脑补中微信上红彤彤的提醒数字……于是你会时时刻刻地惦记着。
更要命的是你还在N个社交网站上注册,于是每天光惦记这些东西就消耗了你的认知资源。一来一去的闲聊中,一更新一回复的互动中,不知不觉你有没有发现,时间就这样过去了,然后好像你并没有做什么事情?
当你开了一个群消息窗口,你看了几条消息让你有感触,于是你想多说几句,然后你加入了一场混战,然后你的情绪开始变得很激动,你又无法做事情,于是你打开了微博,说我要刷几条再做事,然后你又看到了一则新闻让你很愤怒,于是你和陌生网友在评论区展开争论,貌似你终于把对手打趴了因为对方已经拉黑你了,然后一上午就过去了……
当你撕开一只小企鹅的消息窗口的时候,如果你又没有自我控制的能力,就像一脚踏入斜坡,你慢慢地向拖延的深渊滑落,直到最后,延误了一切最有利的行动战机。然而更可悲的是,正是因为你在不断地下滑,那些本来可能属于你的机会,你始终无法抓住,你甚至不知道,这些机会本应该出现……
最后附上我的一条微博,以及一位读者的评论:
@scalers
我的感受,在教育里面,迎难而上往往是最直接有效的方式,虽然这样会有辛劳。但是,如果为了逃避这个苦,把教育营销化,娱乐化,反智化,然后找一群人抱团,把这个过程合理化,短期看貌似没有问题,长期看适得其反。
读者评论:
任何技能的训练,不要去想“结果”,就只是日以继夜虔诚地练习,直到有一天上帝被你感动了,你就变成了那块被点化的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