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与春雨有过深情的对话,因此,他笔下的《春夜喜雨》便流芳千古。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春雨,是万物生灵的心田之源,是蓬勃生机的精灵之泉。只有诗圣那敏锐而纯净的感知,才能通晓春雨的绵绵情思,写下“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千古动人的唱词。
拖地对于家庭场所来说,犹如春雨对于万物生长一样,需要在适当的时间出现,如此才不至于让污垢影响家庭生活环境的美观和质量。及时拖地,能持续创造一个卫生而清洁的家庭生活环境,惠及家里每一个人。所以,拖地需及时,有垢更需清。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雨不仅智在“知时节”,而且慧在“润物细无声”。春雨淅淅沥沥,如牛毛、如细丝、如花针,如春姑娘柔软飘逸的发丝……人们常常以柔和、细密、飘渺与朦胧来形容春雨。春雨绵绵,洒在树叶上,沙沙沙,飘在屋檐上,嘶嘶嘶,落入大地上,滋润着万物生灵的心田,助力他们蓬勃生长。
笔者今日一改往日风格,对于地板上的污垢,没有急着用力使劲地拖擦,而是如拖擦其他亮堂堂的地板处一样,轻轻松松地温和地带过。湿润的拖把头反复地来回,使污迹不仅一点一点地淡化了,直到最后全部消失了——而且拖干净的地板,视觉效果特别好。以前,见到污垢,会情不自禁地用力拖擦——除了自身觉得累,边拖擦边感受到手脚酸胀,而且因为用力过猛,往往污垢被摩擦得范围扩大,垢迹因为过头的摩檫力,甚至会变得更顽固。生活中,是不是常有拖地收工时,发现擦拭“污垢”划过的地方,总是有些隐约看得见的“脏”印痕,悲剧也!所以,遇见污迹处,勿需太用力。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浓浓乌云,笼罩田野小路,唯有江边渔船上的一点渔火放射出一线光芒,显得格外明亮。诗圣淡淡地描绘,绘出了春雨入夜的朦胧而迷人的雨夜情调,悄然迷离,意味悠然。
一遍一遍轻柔地擦拭,想象中好像奈何不了难搞定的污渍,实际上,却能见着污迹不断地变浅变淡,最后完全消失。关键是反复拖擦过程中,因为不费力、节奏慢悠悠,不会看到污渍被夸张地扩大了面积,也不会变成更顽固的垢迹。当悠闲节奏下,地板却整理得超干净,会感到一股舒心的情绪在身心流动。因为,拖擦得慢悠悠,不费力,心情如在旷野沐春风,如在海边沙滩吹微风。所以,节奏慢一拍,情绪喜自来。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柔和、细密、飘渺与朦胧的春雨,不仅使得遍地的红花湿润了,而且用满城的姹紫嫣红,向世界展示她独特的魅力——没有狂暴、没有猛烈,不像夏雨,不如冬霜,她只是温柔软绵地浇灌了大地,轻轻地唤醒了世间万物。
此后,便认识到,如春雨般拖地:润“污”无声,去“污”悄然;不废劲不累,节奏也悠然。
家庭关系需要“春雨”精神。
在生活中,许多人常常愤愤然没遇到知己,却不知问题的根源,往往出在自己习以为常的狂风暴雨般的沟通方式上。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