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断断续续读李笑来的《把时间当做朋友》。作者在书中提到,“我在做任何事情之前,都会尝试把要做的事情的整个过程在脑子里预演一遍甚至数遍!借助纸和笔,用写写画画的方式来辅助自己预演的每一个步骤!”
对于重要的任务,预演很关键。比如演讲,向领导汇工作等,因此,作者每次演讲前都会充分准备,“在任何一次预演的准备阶段,我都会花很多时间认真考虑自己的每个观点,每个事例,甚至每个句子可能引发什么样的理解和反应,然后逐一制定对策。”
这种事无巨细,不厌其烦的做法,估计只有深深理解并实践了“预演”的重要性之后才能做到吧!
然后,我们来看看预演的效果吧!书中提到一个特工在执行任务时遭敌人追捕,形势十分危机。突然,他在奔跑中蹲下了身子,而这个看似不可思议的举动,却因为视角关系阻碍了后面敌人的视线,就这短短几秒钟时间,他得以掏出手枪装弹射击,逼的敌人慌忙找掩体逃避,最终逃脱。事后他回忆,“当时他之所以能做出一个那么令人震惊的动作,是因为在他脑子里这个动作已经提前演练过无数次,而他也设想过不知道多少次逃跑时可能发生的状况—他从一开始就知道自己早晚有一天会遇到那样的追杀。”!
任何动作演练到一定次数,就能准确完成—甚至是在无意识的情况下。
这种提前预演的做法,在菲尔普斯身上也有体现。每次比赛前,菲尔普斯都会在比赛的前一天晚上睡觉时仔细预想明天比赛的所有过程,包括细节,以此“身临其境”。同样的,吴军老师在专栏中提到过,陆奇当年在雅虎时,为了一个产品策略能得到雅虎CEO杨致远批准,和自己的团队将这个方案汇报时的所有可能性都预演了一遍,并想好了应对措施,以确保万无一失。就这样,杨致远批准了这个项目,而陆奇也因此直接成了他原来老板的老板。
预演真的特别重要,所谓不击则已,一击必中。而且,在特别关头绝对少不了。清时红顶商人胡雪岩商业刚起步时为太平军购粮,不管是拜会漕帮,还是押解粮食回杭州(因为很可能会遇到官兵盘查),都是命悬一线,稍有疏忽就可能家破人亡!果不其然,在押解粮食回杭州时果然遇到了官兵。庆幸的是他脑筋灵活,极能变通,才保得性命。我不知道他有没有就这些可能发生的事事先想好应对之策,估计很可能会吧,但这种情况下预演真的至关重要!
想到自己平时工作,最近因工作需要要和人事部合作,而合作的第一步就是要说服人事部经理配合自己。而这个说服情景,自己事先一定要做足工作,预演几遍,确保一击必中。
而且,这也要成为自己每次重大事情的必要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