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

《苦热行》- 唐·王毂

祝融南来鞭火龙,火旗焰焰烧天红。日轮当午凝不去,万国如在洪炉中。

赏析:以神话中的火神“祝融”鞭打火龙为喻,将烈日比作凝固的洪炉,极写天地灼热之态。


《大热五首》- 宋·戴复古

天地一大窑,阳炭烹六月。田水沸如汤,背汗湿如泼。

特色:将盛夏比作焚烧的窑炉,农夫汗如雨下的画面直击民生艰辛。


《和蔡仲谋苦热》- 宋·梅尧臣

大热曝万物,万物不可逃。飞鸟厌其羽,走兽厌其毛。

细节:连动物都因酷热难耐而“厌弃”自身皮毛,夸张中见真实。


《夏日南亭怀辛大》- 唐·孟浩然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意境:以荷香、露滴的感官描写,传递夏夜静谧的凉意。


《销暑》- 唐·白居易

何以销烦暑,端居一院中。散热由心静,凉生为室空。

哲理:提出“心静自然凉”的消暑智慧,强调心境的作用。


《纳凉》- 宋·秦观

月明船笛参差起,风定池莲自在香。

画面:月下泛舟、莲香浮动,展现文人雅士的避暑情趣。


《观刈麦》- 唐·白居易

足蒸暑土气,背灼炎天光。力尽不知热,但惜夏日长。

深意:刻画农夫在烈日下抢收麦子的艰辛,隐含对民生的关切。


《夏夜叹》- 唐·杜甫

永日不可暮,炎蒸毒我肠。念彼荷戈士,穷年守边疆。

拓展:由己及人,联想到戍边将士的酷暑之苦,体现忧国情怀。


苏轼《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动态美:暴雨骤来的酣畅淋漓,瞬间化解暑气。


秦观《三月晦日偶题》

芳菲歇去何须恨,夏木阴阴正可人。

对比:春逝夏至,浓荫自成清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