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琴# 打磨的功夫

集中精力干了几天体力活没能练琴,再登陆缦学堂的时候,发现正在练习的《秋风词》课程进行了合并。之前每一句或者两句单列为一课,规定了练习时间,需要助教老师的确认才能开启下一课;现在基本上全曲就分成两大部分,自己可以去小范围地把握进度,自行分配练习时间。

好处是更灵活了,也增加了练习的丰富性。同时,也看到,这样的安排,其实对于学习者们的自主性是更有挑战了:

  • 当不再有人把一个乐句中的难点单独拎出来,给我们规定练习的时间,我们自己是否能安排出难点突破的时间,而非仅仅沉溺于弹完半首曲子或者整首曲子的成就感之中?
  • 当不再有要求,我们是否能够自己去觉察自己的真实状态,耐下性子一句一句的打磨?

我们还是很容易被自己头脑和心所欺骗的。比如我昨天在练习的时候,觉得《秋风词》的最后两句挺简单,自己弹得可熟了。扒拉了半小时,就去练曲子的下半段了。结果今天早上回看自己的视频,中间的迟疑,不自觉的停顿,实在很明显。得,即便没有新的技法,也不意味着流畅度就长到我手上了。老老实实地把这最后两句话练上90分钟再说吧!

还清晰地记得以前线下密集课的时候,巫娜老师的叮嘱的曲目练习方法:

  1. 先了解整首曲子的架构
  2. 找到一句或者两句的难点,专门练习和突破技术难点,比如秋风词中的掐起,拇指关节按弦等。
  3. 把上述技术难点,放在其所在的完整的乐句中,一句一句地打磨和练习。
  4. 从前往后按照一个段落/一首曲子正常的顺序,连句成曲,做整体的练习。

这是一个大概的学习框架,但其实又并非是一个简单的线性的过程。有时候我们需要在乐句或者曲子中去感知自己的技法掌握状态:比如如果不够熟悉或者没有伴随清晰的意识,句子转换的时候时长就会更长一些,打破整体节奏的平衡感;又比如因为紧张/不自信/能力还不够,在上的时候,速度突然就加快了,也破坏时值的稳定性。一旦觉察到这点,就又要回到卡壳处,越发慢下来,专注于自己手、心、脑的整合,进行刻意练习。

通常都是这样,当我们有了更多的自由,我们也承载了更多的责任。在练习的细节安排上,我相信,每个人就是自己最好的老师。我做好这个准备了吗?

我对自己的提醒是:

  1. 越发谨慎地去“观照”自己习琴时的状态和念头。
  2. 花更多的时间去看自己的录像回放,依靠客观证据和反馈,来调整自己学习和练习的节律。

P.S.:今天刚好是立秋节气,这个时候弹秋风词,真是算得上应季应景了——虽然离萧瑟还有段时间呢。

立秋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开始的开始,我们都是孩子,最后的最后,渴望变成天使…… 今天开始我的工作考核期第一天。是的没有错,就是f...
    我是手心阅读 994评论 0 0
  • 昨日苕花浮苍雪,疏枝残叶漫说寒。 风吹冷雪独脉脉,卷得萎苕一潇潇。 行至坳垤炎冰处,履似独棹空摇颤。 望眼欲穿春暖...
    禾茶阅读 1,761评论 0 11
  • 2017年9月18日,国家粮食局在内蒙古呼和浩特召开全国秋粮收购工作会议,学习传达秋粮收购政策,分析研判中晚稻、玉...
    卖粮宝阅读 1,813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