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久了,你依旧是我愿意绕很远很远的路去接近的人。
去年卢思浩来我们学校举办《我想和你在一起》的读者见面会。互动环节的时候,有人举手为坐在身旁的朋友递信索要拥抱,有人询问能不能在结束的时候给自己远方快要过十九岁生日的朋友录个小视频,有人提出能不能照着小纸条发段语音给自己没能来到现场的朋友。
卢思浩在活动结束的时候说:我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有这么好的朋友,重要的是你愿意为了你朋友来,或者是你朋友愿意为了你来。
真是羡慕她们有那种哪怕隔着很远的距离却依然相互记挂的朋友。
因为分班、毕业、搬家种种原因和原来很要好的朋友日渐疏远似乎是件很稀松平常的事。毕竟一个人的精力是有限的,没有人可以无上限的结交朋友。向身边的朋友倾吐喜怒哀乐,可以很轻易的得到或安慰或祝福的拥抱作为回应;和远方的朋友聊天,往往不能得到及时的回应,或难过或激动的情绪历经几个小时的等待再没有宣泄的必要。就算秒回,也只能借助冷冰冰的文字和表情表示支持。
于是我们不断挥别旧人,昂首阔步向前迈进结交新的朋友。无论是在同一个组织里共事,还是有过几面之缘,在向别人提到他们的事迹时,往往以“我有一个朋友”作为开头,生怕别人误会他是一个没有朋友的人。
只是,朋友的划分界限远没有那么宽泛。
一直以为,好朋友之间并没有每天像记流水账般事无巨细交代日常的必要,遇到开心事时可以一股脑的把经历心情统统告诉对方,遇到难事时也可以不假思索向对方寻求帮助。不必寒暄,用不着客套。我知道你会跟着我乐,不管怎样都不会弃我于不顾。无论过了多久,在你面前我都可以是那个想到什么说什么想起一出是一出的不正经样子,那个你总是嚷嚷着看不惯的样子。无论我们过的多好或是多惨,我们都还会是好朋友。
只是,其实我心里一直都有一个小小的期盼,希望我的好朋友们在不久的将来都能飞黄腾达,然后,罩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