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第一台祖思机——Z1建造完成。这是一台纯机械的机器,由成千上万的金属片和金属杆组成,靠电动马达驱动运转。与以往靠齿轮实现计算的机械设备大不相同,Z1利用了布尔代数的原理,是第一台完全采用二进制运算方式的可编程计算机。Z1从未投入实际使用,并连同图纸毁于1944年1月30日的一场空袭。
Z1在组成上已初具现代计算机的特点,主要包括控制器、存储器、运算器、输入设备(穿孔带读取器和十进制输入面板)和输出设备(十进制输出面板)5大部分。Z1计算机最大的贡献是第一次采用了二进制数。从机身侧视,可以看到下层一列列整齐的金属杆支撑着上层一叠叠整齐的金属片。靠金属片和金属杆在水平面内4个方向(前后左右)移动,它们相互作用就可以完成二进制计算。在薄钢板组装的存储器中,楚泽用一个在细孔中移动的针,指明数字“0”或“1”。他的这种选择,明显地受到莱布尼茨著作的启发,他后来发表的研究报告,副题就是“向莱布尼茨致敬”。和制表机一样,Z1也用到了穿孔技术,不过不是穿孔卡片,而是穿孔带,由35毫米电影胶卷制成。数据则由一个数字键盘敲入,计算结果用小电灯泡显示。
Z1是世界上第一台二进制可编程计算机,其设计是极富开创性的,其中许多理念都被现代计算机所沿用:
基于完全的二进制架构实现内存和处理器,引入了实现二进制计算的基本要素——逻辑门。为了用二进制数表示小数,引入浮点数表示法,如今已被纳入IEEE标准。
将数据存储和指令处理分开,这正是现代计算机的做法。在复制品中,机器大约一半由内存和穿孔带读取器构成。另一半由处理器、I/O控制台和微控制单元构成。
可编程:拥有由8条指令组成的指令集(四则运算、内存读/写、从十进制面板读入数据、将结果寄存器里的内容显示到十进制展板)。具体编程操作是用穿孔带记录8比特长的代码后传入机器(穿孔带只存储指令,数据通过按键面板输入)。代码的组成方式为两种:一是2位表示内存读写操作码、6位表示内存地址,二是以3位表示四则运算和I/O操作的操作码)。
有了明确的机器周期概念。操作被分解成一系列微指令,一个机器周期一条微指令。
从架构上看,我们今天的计算机进与1938年的祖思机一致,反而与1945年的ENIAC不同。直到后来的EDVAC报告草案,以及冯·诺依曼和图灵开发的位串行机中,才为ENIAC引进了更优雅的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