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语言》读后感

听完《父母的语言》这本书,谈一下自己的感受:

第一是震惊。书中给出了孩子在各个阶段对语言接受的程度差异和各个阶层的父母的语言对孩子的影响的差异,数据还是很震撼的。我的理解就是家庭的氛围和父母的学识、谈吐虽然不是孩子成功的绝对要素,但一定是关键要素。语言的运用宜早不晚,宜正不反,宜多不少。结合自己身边的例子,老师家的孩子总的来说发展都不错,也就是说孩子们的下限比较高,这可能和他们身处的环境和父母的素质有直接关系。

第二是学习。首先学习了“三T原则”:共情关注、充分交流和轮流谈话。我的理解就是要多换位思考,平等对待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我的杀手锏就是“示弱”。父母不用也不需要拿出高高在上的姿态,遇事要冷静,控制情绪,当然必要的原则还是要坚持的。其次学习了“强调过程有利于塑造成长型思维,强调天赋和结果只会形成固定思维”。我的理解就是要更多的理解孩子的付出过程,成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助力者和共享者,而不是成为孩子结果的分享者和旁观者。当我们在与孩子交流过程中有问题或者错误,要勇敢的承认,这既体现了我们自己的勇气与担当,同时对孩子来说也是一个言传身教的作用。

当我们知道了父母语言对孩子的成长的重要性,再采取非暴力沟通的方式,我们与孩子的交流就会顺畅,孩子的成功就会越来越可能。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