画眉谷
文/春儿
人的力量是无穷的,但必须有足够的动力去激发。
麦子黄了。今天周六,早五点我便起了床,要在六点二十分赶到公司,坐大巴车去平顶山市鲁山县尧山镇的画眉谷游玩。我出门时,女儿仍睡的香甜,爱人夜班,还没回来。轻吻女儿后,轻轻锁门,一个人,出发。
八点多,忽然接到通知,儿子今天过小周末,我只好等他放学后,给我打电话,告诉他,自己出去吃顿饭,然后回学校。中午儿子又打电话来,说他在一个同学家,真好。女儿也去她同学家玩了。孩子们大了,我的自由世界又宽广了许多。
做了父母,并非就要把自己的所有目标和时间,都放在孩子们身上。仍旧要有自己的生活目标,仍旧要努力学习。这样,无需多言,便是孩子们很好的榜样。
大巴在六点五十启程,总有人不守时,肆意浪费别人的时间,却无所谓的态度。这种人,是可恨的。
路程三个小时。坐车,我总喜欢挨着窗,这样可以想象着把自己置身车外,与路上的色彩合体,融入景里。何为风景?用一颗多情的心,加上一双喜欢观察的眼睛,便会轻易地欣赏到美的风景。一路上,时而是温柔的平坦,麦黄随风起舞。时而是葱郁的群山,突然映入眼帘,连绵不绝,波浪起伏。看到平整的麦田时,总会有种错觉,似乎回到了家乡,亲切感油然而生。
车停,人下,来到山谷。空气挺好,适合有氧运动。可天真的太旱了,山坡上的草以及野花,都处于枯萎状,无精打采的样子。谷底的水中有鱼,有旺盛的水草。走在水面上,脚下踩着两寸见方的木板桥,咯吱咯吱的声音,像是首古老的歌谣。
没听到画眉鸟的鸣叫,甚至连别的鸟儿雀儿的身影,都极少看见。不过,除了修补的小山路,和水面上搭建的木板桥,人为的东西却不多的,倒有种天然的质朴感。
在谷里穿行,简简单单,没有什么传奇故事,没有各种神话传说,路过红石瀑,又到六叠瀑,还有个几十米长也不高的玻璃吊桥,小之又小。风景太淳朴,可却不招人喜欢。或许他们都觉得无趣,所以一路上,听到的全是怨声载道。我尽力屏蔽耳朵,用心走路,在树荫下乘凉,在石块上健步,挨着水面,细看水草妖娆的样子。鱼儿也是极小的,但它们是自由的。因干旱,水流也极小。山,也是小且柔弱的。所谓的飞瀑,不过是几股细细的水流,从石块上跌落下来。
天气很热,尽管在谷底慢行,依然是大汗淋漓,衣衫尽湿,但感觉是畅快的,心情是爽朗的。既然来了,有何可抱怨的呢?除了影响心情,并无它用。所以,我正在练习,让自己与抱怨隔离。
从谷底到山巅,边走边歇息,用了近三个小时。出来就快了很多,不到两个小时,因为路途已熟悉。路过一座崭新的庙宇时,本无心进去。但听当地人说,庙里有棵千年灵芝,激起我的好奇心。果真看到大殿里,佛祖前,供奉着一个直径约一米左右的灵芝,已风干。我用手摩挲着这棵说是千年前的生命,仿佛在抚摸曾经的风雨。
每次出行,都不会一无所获。下午三点四十分,归,依旧有人迟到。众人皆疲累,上车全入睡。人生一直在路上,让我们学会且行且思,而不仅仅只是珍惜。
——2019.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