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遇于简书,是因为我们都耕耘着文字。
我相信每一个文字爱好者都有阅读的习惯,都有自己热爱的文学作品,小编我钟爱《卡拉马佐夫兄弟》,不同的中文一本都看过一两遍。
!
还有耿济之,和臧仲伦版的,以后找到高清图再补上。
其实文学现在像一位没落的贵族,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作品,其黄金时期早已远去。后人很难超越前人的成就。这也是这个社会性质所决定的,如今奉行娱乐至死,金钱至上。阅读对大多数人来说其娱乐性远远比不上电影,音乐或游戏。而网络小说,excuse me!读网络小说配得上阅读这个神圣的字眼吗?
小编也是读过好些网文的,紧凑的节奏和爽快的代入感确实吸引人,但一本书动辄百万字,看完后能留下的东西确实比较少,有的书中或许有些正能量,但绝大多数都是娱乐性质的。一个人如果没有深刻的思想,能写出能引人反思的文字吗?
在此,小编想斗胆依仅有的经验定义什么是真正的文学作品,真正的文学作品的条件:作者必须是个有品位的人,起码在文字的选择和组合上,华丽的不可,简易的也不可。读者得有美的享受,如同躺在软软、绿绿的草坪上,但不能全部都是草,间隔还得有这样那样的花。草的清香和花的沁香夹在一块将你溶在其中……最后,我想反驳一种观点:文学作品要有教育意义才能称之经典。文学的最终目的是引人自由,不是任由他人的观点束缚。
其实阅读并没有比其他活动高贵多少,这只是种美的体验,精神的成长,并不是人格的升华。如同听古典乐一般,阅读亦是属于少数人的。因为它们对多数人来说稍显枯燥,没有必要鄙夷什么。每个人不都是由无到有这样过来的?
以后有时间再写写我读过的一些书,欢迎各位和我讨论,大家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