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个人和企业,转型互联网赚钱的底层逻辑是什么呢?
那就是:通过社交或者内容低价获取流量;通过广告、电商、交易,高价售出流量。
主播、短视频博主,就是典型的流量变现职业,这种职业还包括自媒体、音频、图文创作者,当他们形成良性商业价值模式的闭环之后,他们统称为“IP”。
打造“IP”的成本跟收益,这中间的差价能有多高呢?
那就在于打造IP对内容的承载力,IP设计得当,差价从百倍千倍万倍起步都不止。
有钱有有钱的玩法,没钱有没钱的玩法。有钱的花多少钱的成本都可以,没钱的成本就是你自己的时间和人力。
为什么要打造IP呢?
社会上最赚钱的生意就是做平台。
比如每个城市的各大商场,经营者自己从来不经营摊位店面,只开场子;
比如淘宝天猫阿里,马云自己从来不开店,只提供中间交易平台;
比如腾讯帝国的英雄联盟王者荣耀,马化腾自己没时间玩游戏,只做游戏平台。
聪明的人从来都会投机取巧,付出一次性的精力,专注打造一个平台,圈到目标用户,未来躺着睡觉都能永久赚钱了,而且圈到的用户可以持续的、反复的在这个平台消费。
普通人有机会做这样的平台吗?太有了!
你没有钱,没有资源,打造不了这样一个大平台没关系,你可以打造一个小平台,这个小平台就是围绕你个人的经历阅历特长人脉用心经营的一个人设IP,这个IP就是小平台。
让别人在你的平台上玩,你就可以实现躺赚,你就可以让你的用户在你这个平台上反复消费。就这样一个小平台,就可以实现年赚百万、千万、甚至上亿。
有个IP,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樊登,他就提供了个“读书会”的平台,一年能赚十几亿。
“读书会”是个什么东西呢?它真那么值钱吗?
不,“读书会”就是个空气。
因为“樊登”这个IP,让“读书会”这团空气变成了一个平台,从而成为无价之宝,无数人想拿到这团空气的代理权,从此实现财富自由。
这就是“IP”的魔力。
像樊登一样,大大小小的“IP”,娱乐的、知识的、行业的、企业的、个人的、大人的、小孩的、聪明的、愚蠢的,各种各样赚钱的IP,不计其数。
这个时代,就是“IP”赚钱的时代,你在互联网上见到一切能赚钱的行为,都是为了成为“IP”而奋斗。
要么已经是“IP”,要么,在通往称为“IP”的路上。
打造个人IP的原理是把自己的才能、经验、认知、思想转化成内容,把内容转化成流量,把流量转化成行业影响力,把影响力转化成商业资产。
IP打造的最大价值点在于它的颠覆创新,把传统的获得资产的途径彻底颠覆了。
因为我们都知道,传统获得资产的途径,是通过投入运营资金和资源到企业机构,打造企业商品和品牌,只有机构成功了老板才能赚到钱,而且无论老板个人的影响力再大,也只能通过企业机构的运转,才能实现商业价值。
所以,一切传统的商业逻辑锁定的是企业,而非个人。
传统的商业模式是通过机构商业资产成功,来成就个人的成功。
但是,这样的模式投入成本大,门槛高,运转逻辑繁杂,成功率极低。
然而,今天个人IP的打造,彻底颠覆了这个逻辑,他是打造的个人商业资产。
个人可以直接绕过庞大的商业体系,直接产生等同,甚至大于企业机构所能产生的商业价值。
个人IP的打造,可以是零成本的门槛,运作简单,成功率极高。但是对知识和学习能力的要求较高,只要投入时间和精力,根据学习能力和理解能力的高低,可以打造出不同水平的IP,同时可以获得不同程度的商业变现。
我知道的有1000多粉丝的小而精的IP,就能实现上百万的年收益能力。因为粉丝少,他们只能闷着头赚钱。
但是,那些海量粉丝的IP,比如樊登、比如罗永浩,比如李佳琦薇娅,大家都太知道了。
这样的流量IP没法低调,但是收益,一年也能超过几个亿几十亿。
一个IP的价值,超过一个上千员工企业一年的战斗力。
所以,很多企业机构也不得不降低自己的姿态,还有的企业甚至放弃原有的商业模式,全力转型更接地气的打造企业内部的人格化IP,以此谋取更大的商业价值。
《IP魔方》这个平台成立的初衷,就是致力于研究新媒体时代,利用不同的媒介获客手段,通过个人IP的设计,到流量的获取模型,再到流量的转换变现,最后实现流量的复利模式,形成的一整套方案。给那些愿意付出努力,希望获得个人商业成功的个人和企业一些参考和指引。
因为我创业经历了早期网络直播时代、短视频时代、直播电商时代、以及正在经历的全行业商业化流量IP的变现时代,孵化和见证大量的新个体IP和企业人格化IP的暴富和崛起。它是任何行业的个人和团队无门槛创业的最好入口。
所以,我建议你应该打造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I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