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枣写过这样一句诗,“她开口说,江南如一棵树,我眼前的景色,便开始结果。”有分享,有回应,这是表达思念的最高境界,也是浪漫主义的最高级。
在现代,地上的道路,天上的航线,电话两端的寒暄,还有手机屏幕里的声音与画面,这些东西让你我的距离拉近,也让分手变得触手可及。
而在古代,所念之人山海相隔,“分享”就成了时间和距离的囚徒,但越是不可得,里面的情感就越是显得重要和珍贵。
折花逢驿使,寄与陇头人。
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北魏诗人陆凯在戎马倥偬中登上梅岭,血色怒放的梅花丛里,他回首北望想起了千里之外的朋友范晔。“不知你那的春色已有几分,想必塞北之地依旧十分寒冷吧,你既不在我身边,我便折梅相寄,为你送去一整个江南的春天。”
渌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
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
白居易这首诗写给嵩阳处士六十九,“即是隆冬大雪,又是夜里深寒 。我擅自摆上空杯两盏,听炉膛柴火哔剥作响,听壶中热酒滚滚翻腾,想到你一定会默契赴约,整颗心都满满地生起期待,哪怕你只是过来喝上一杯酒,对我来说就已经足够温暖,这一整夜的漫长等候。”大概他写的就是这样一种心情吧。
还有王维在某一年写给好友裴迪的一封邀约信:
当在春中,草木蔓发。
春山可望,轻鲦出水。
白鸥矫翼,露湿青皋。
麦隆朝雊,斯之不远。
倘能从我游乎。
辋川之美,有何止春色,“其实我早在心中,无数次地邀请你,去看看山间的腊梅,听听古刹里的梵钟,就像多年前的我们一样,可以想到你此刻正做着更加重要的事,我便只好默默欣赏,然后自顾自地在书信里,跟你分享这满山好景,等信寄到了,你也该来了。”
有这样一句话也是关于分享欲的,“我其实并不关心天上的云彩是什么形状,也不在意学校门口的路边摊有没有开门,更不觉得把饭煮糊了是一件拍照留念的事,只是因为你的存在,让我开始相信,一切平平无奇的小事,都有它发生的意义和趣味,我开始热爱生活,开始拥抱除你之外的整个世界。”
所以分享欲真正奇怪的地方,可能根本就跟对方无关,而在于我们自己,花会腐败,信会变旧,分享欲会迟到,心情也会过期,就连彼此之间的情感,都会因为距离而变质。可当时思念你的我,那样纯粹赤诚的模样,花鸟虫鱼和山川日月都会记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