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村草
早上从表弟婚礼上回来,跟我妈一起出去买菜,贡车。
正巧看到比我小两届的师弟,也是跟他妈去买菜,贡车。
一辆深蓝色的马6,在我们那个小镇子上,很是耀眼。
匆匆打了个招呼,走了。
我妈买完菜后上车,我问她“刚才跟你一起买菜的娘俩,你认识不?”
她说:“认识。咱们村里东边邻居家的亲戚,之前经常见面,慢慢熟悉了。”
我说:“你看她孩子开的那辆车多少钱?”
她说“我又不懂。”
我说:“去年刚停产,之前卖的火的时候,中等配置办下来也要20来万。”
我妈脸上露出怀疑的神色,问“咱们这能开这个价位的车子,人家做什么赚的?”
我说:“知道新商业街那里我同学XX开的那家饭店不?饭店再往北,有一家书画工作室,就是他开的。我记得大二见面跟他聊过,那时候自己去辅导班代课,买了辆吉利金刚,后来开始自己做画室,在我们本地的圈子里名气很大,这不现在大四刚毕业,画室也步入正轨了,买辆像模像样的车子,也是应该的。但是在我们这片的年轻人中,他做的算是很不错的。”
这就是我之前反复提到的,一定要拥有一项技能。这项技能可能会让你以此为生,更可能会让你享受到技能本身带给你的无限价值。
但是这项技能的养成,首先需要自己发现,接下来需要加以持之以恒地培养,并且还要想办法宣传出去,让别人知道。
再任何领悟成为专家,都一定会让你脱颖而出。
要想真正从农村走出来,很难。
怎么叫走出来呢?
我认为,首先是要在城市里面有稳定的工作,其实是有一套像模像样的房子,再就是下一代能够按照城里人的生活模式去成长,而不是像很多人,夫妻双方在外面赚钱养家,把孩子扔回老家,由老人带着。
有多难呢?
如果是从农村出来的你可以现在回想:
从小到大,你认识的、见过的所有的同学朋友,真正留在城市里面的,能有多少?
这些留在城市里面的人中,有多少是住在城乡结合部,或是买了城市周边的村改房?
这些人中,有多少在三四线城市?
还有多少在一二线城市?
越来越少。
城市等级,其实就是对人才层次的选拔,所以最优秀的人才大多数都留在了一线城市。
农村出来的孩子,其实无论是选择工作后的晋升,还是在工作中的整体表现,还是后续自身的成长与发展,最大的局限性不在于是否努力,是否勤恳,是否踏实,其实最根本的是在思维上面。
就是思考与解决问题的方式上面。最大的表现就是理想主义太弱,自我设限太严重。
说的太严重了,大家可以对比自己去考虑是不是这样。
(自我设限)
再来谈谈车子。
我感觉车子对我们年轻人最大的改变,是在提高逼格上面。
我感觉工作之后之后对我自己状态的提升影响最大的,就三件事:
第一件事就是买了房子。这件事情让我感觉自己瞬间有存在感了,我不再是这座城市的过客,这座熟悉又陌生的城市现在已经是我的家,是我努力与奋斗的动力,我有充足的自信去向别人去介绍我自己。
第二件事就是换工作后不久突然有一个月的月薪到达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让我开始相信我目前所在的行业,并且对毕业后那段时间的工作结果有了更加深刻的了解,就是原来我能够提供的价值,是可以高于之前的工资水平的。
第三件事就是买了一辆代步的小车。同时我发现,车子对我们的作用,其实远不止代步这么简单。它可以提升我们的个人层次,改变我们对待问题的视角,开始理解一些之前理解不了的东西。
尤其是年轻人,趁年轻,在机会合适的情况下给自己配置一辆车子,真的是一件可以改变自己的事情。
要考虑油耗、车损?试想:当这些经济压力摆在你面前的时候,你不是想尽一切办法去赚钱,去解决这些问题吗?
其实这就是你原发的动力。
(动力)
今天,跟我爸聊天,我说:我先用这辆车练车,练个一年半载,可能是年前,我可能就会卖掉换新车了。
他说:你不用卖给别人,你这辆车花了多少钱,我双倍价格买过来,自己上班开,我一直想买不舍的买呢。
我想,这笔生意,怎么算怎么划算。可是,父母赚的钱,如果不是为了留给我们给我们置办家业,他们什么车买不起呢?
只不过是给我们留着罢了…
让我想起了今天婚礼上姨夫为表弟忙前忙后操办婚礼,我们都吃完饭了,他还没来得及吃饭。
但是,每一位来访的宾客,他都一一握手,高兴的合不拢嘴,疲惫的脸上一直呈现着幸福的笑容。
我们每一位小伙伴现在的付出,不只是为了我们自己,同时也是为了生我们、养我们、时刻挂念我们的父母。
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