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看吴晓波的《大败局》。MBA经典案例必定有吴晓波写的case。写真,写实。
很多时候,媒体喜欢浮夸报道一些现象的成功,他们喜欢用90后、上市公司、日赚几百美金甚至几千美金等博人眼球的字眼,来形容你身边的小伙伴已经成功到让你望尘莫及的地步。是的,这就是媒体想让你看到的。他们断章取义总给你呈现一些奢华或者飘渺的事物,希望你每天都能像打了鸡血一般就“奋勇杀敌”,所向披靡。这样他们就有无穷无尽的素材内容可以继续更新版块了。然而,成功非人人如愿,失败却比比皆是。
她叫安,大学里我们班最勤奋的丫头。个子娇小,长相清秀让人看了很舒服很喜欢。无论是班级工作还是社团活动,她一直都是那个活跃和优秀的人物。毕业后,如果她选择去一家公司或者私企,以她的能力,相信几年后就能顺利晋升。可是,由于专业原因,她们班的很多同学都选择参加公务员考试。那些年,公务员的报录比非常低,但是也非常热门。
第一次参考,匆匆忙忙。在择业和创业中徘徊的她,完全没有经历和精力应对这样的考试。猫和耗子一手抓终究是一场空。资料准备不充分,时间不够,安自我感觉良好的全身心地投入复习了一个月,成绩出来的时候,离考上还差很多。说不上心里难过,只能抱怨自己不够努力,以及运气不好。毕竟班上有两个报考偏远地区的同学考上了,而她们的平均分比她还低好多。另外听说同一个院系不同专业的一个班,几乎全部考上了正编教师,原因是那年那个专业全省扩招,只要你是这个专业几乎全上。毕业季,别人的毕业是嘻嘻哈哈地跑去单位报道,而有些人则是在大夏天穿着高跟鞋拿着一份又一份的简历赶着各场招聘会。
你的失败不是因为你曾经不努力。而是天时地利人和这些条件,你都没有。
安乐观地想,我还年轻还可以再来。眼下是先选择一份工作把自己稳定下来。她暂时居住在一个小学同学的单身宿舍,白天去面试,晚上回家网上找工作并一一对应不同岗位修改简历。几天下来,她面试了二十多家单位。可是她就像小媳妇一样挑三拣四地折腾,觉得这个不好那个不行。是的,她的心还是牵挂着毕业的那场考试。有时候她也会想如果当时顺利考上公务员,做一个体体面面的office lady,那么她的人生会不会就这样圆满了一半。毕竟,一份铁饭碗的工作,在这个小城市里,是多少人心心向往的。
现实是你的梦想再高大上,你还是得脚踏实地。安在一段跌跌撞撞地日子里,终于把自己安定下来了。那天签约的时候,她望着窗外不断变化的风景,眼泪就这么情不自禁地留下来了。曾经骄傲的自己,在还没踏入社会就感觉输了,老板苛刻的工作条件和上班时间,她却没有一点谈判的条件。甚至连毕业证书都得押上去了,那个她曾经奋斗了几年才拿到的证明,还没在主人的手心捂热就被别人锁进暗无天地冰冷的保险柜。安只是觉得自己把自己卖了,却无能为力。这是毕业后她第一次受到的挫折。
一年后,她迫不及待地去申请辞职。领导挽留她,但她一点都没有犹豫,觉得出去闯闯才是对。她想,我还年轻。是的,曾经我们都年轻过。不是,你现在20岁你就有永远骄傲的资本,你只是暂时年轻。
青春从来都不会因为谁热爱自由给予更多放纵的机会。
每一年安都渴望稳定。她不断尝试新的工作,适应新的人际关系,却总在报道与离开中来来回回。毕业五年了。又是大学本科的轮回加一年的工作实习,她心里笑笑的想。
这五年里她辞职创业过,失败了,又回来。在体制外的位置上就职过,却始终没有考上她心心念念的公务员。不是她不努力,只是失败的经历越多,越没有勇气面对内心的自己,甚至到后来她开始怯场了。甚至这种动荡的工作状态间接地影响到她的爱情,她的爱情也如事业一般,一波三折。她抑郁得去求神拜佛,可是佛祖总是说,找个对象就能高中状元。可是,以她目前的状态又有谁懂得内心的高傲她心之所属呢。虽然她今年已经快三十岁了。
很多年轻人希望成功来得早一些。诚然,二十几岁的的你,风华正茂,书生意气,如果事业有成一定更能让人津津乐道。这些道理她都明白,安没有放弃。勿忘初衷,方得始终。
林志玲很优秀,三十岁才成为模特界一匹黑马。李安才华横溢,他也在家里当了七年的家庭煮男,靠老婆养家糊口。大家都渴望成功,都在默默努力,期待在青春年华不断增加自己未来人生赢家的筹码。可是,星星要发光需要黑暗。安选择了一条蛰伏的路。
除了工作之余,安现在也在不断进修自己,健身,重拾多年的跳舞。安静的时候,她插花,学习烹饪,人际关系也处理得妥妥的。
你的身边有没有这样的安。她们没有很完美,但是足够努力。失败很多次,依然相信风水轮流转 。她慢慢觉得失败和挫折并不是总是消极的东西, 有时候它们会让你更清醒,重新让你集中精力去做那件最重要的事情。是的,安还没有成功,只是她接受失败变得更加坦然。
正如心理学所说,试错的概念。它也是追求最终目标的一种途径。我们都是平凡的小我,都希望在一次次失败中修炼成最完整的自己。 加油!我的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