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总是说“凡是要尽善尽美”,力求完美似乎成为处理事情完成与否的唯一标准。好像一切事情必须完美的处理好才算是做好了事情,诚然完美的处理好一个事情给人一种干净利落的感觉,久而久之做事完美的好名声就有了。
可现实生活中偏偏就有那么一些事情,看上去就是不和谐,甚至是极度的不完美。著名的雕塑——断臂的维纳斯,自问世以来一直作为雕塑的经典被传颂,每年参观这尊雕像的人数以亿记,人们惊叹雕塑者的高超技巧也为维纳斯的美而倾倒,任何一个参观者面对维纳斯首先看到的就是她残缺的双臂。尤其是那个右臂,齐刷刷的被夺去。面对这残缺的双臂人们扼腕,人们叹息,甚至流泪。所谓残缺,就是将人生中原本有价值的东西打碎给人看。几百年来,不少艺术家对这双残臂作出种种的猜测和估计,他们提出许多修复方案,为她补上各种姿势:有的是一手下垂,另一只手拿着鲜花、手捧“友爱之环”;或者,左手托着金苹果,左手倚在一个矮柱上,右手拽起下落的衣衫,等等,等等,不一而足。尽管方案很多,但没有一个复原方案能令人满意,于是人们只好让其保持原状。维纳斯的断臂的美,就在于让参观着产生无穷无尽的想像,让人尽情感受她的整体美,说断臂的维纳斯让人想像到她无数双秀美的玉臂,给我们留下了想象的空间。留下空间让审美者用自己的心灵和感受去填补空白,这恐怕就是断臂所带来的残缺之美的妙处。
断臂的维纳斯表面上看似不完美,可实际上就是美和圣洁的化身。
几年前过年期间,因几个朋友之约到附近的一座寺庙里烧香品茗,朋友深谙其道如数家珍般的介绍这家寺庙的素菜多精致,用料多考究,面食多细腻,餐后的茶点又是多清香。
这个用餐过程中对食物和各种菜蔬到是印象不错,吃惯了大鱼大肉的城市人来说痛快的享受一顿油荤稀少,以素为主的饮食也是别有一番心情的。年轻的小沙弥充当的服务员游走在各个坐席间,灰色套装,短发,尤其是脚上的灰色圆头布鞋,在脚趾的大概位置处有五个经过修补的破洞给我留下难忘的印象。
以前也见过这样的僧人,脚穿一双非灰即土的缝补后的鞋游走在各个城市里,可印象不深。这次如此近距离的观察到僧鞋,总想弄明白。一只僧鞋前后有六个破洞,既不美观也不是为了凉爽,大多数的僧人穿布鞋,脚上还套有一双很厚且长的粗布袜,何况这鞋到冬天一样难以保暖。假如是为美观,也不完全说的过去,出家人只求洁净不求美观,而僧鞋的颜色不是灰,就是土和黑三种色。
要是为节约布料何必要把鞋上开六个孔,重新用原布料或者颜色接近的布料缝过,这样做好像很费工夫。那么,到底是什么因素,僧鞋要保留六个孔呢?
喝茶之余,我去卫生间,没有想到在回来的路上遇到一个给我们上菜的小师傅,遂双手合一,谦虚请教小师傅,光这么一只鞋尽扯出一番道理来。
小师傅说,僧鞋上的六个孔是时刻提醒出家人“低头看得破。”他看我有些不解,又说,低头是表示谦逊有礼,看得破就是看破六根——眼耳鼻舍身意,就是看破生色香味触发六尘,以及参破六道轮回,勘破贪嗔慢痴疑邪见六大烦恼。甚至也要看破人生的短暂,人自身的渺小。
积极的说,这六个洞就是平常我们所说的忍耐,精进,努力,智慧,自信,坚持.....。
一双僧鞋就是天地无边了,不得不佩服僧人的智慧,出家人不穿皮革制品,自然不会杀生。不穿丝织品,自然不会牺牲上千蚕的性命,穿棉布鞋,规矩不少,智慧无量。
僧人脚上布鞋的不完美,却无处一番深刻的道理,不完美的鞋却有完美至上的智慧精华,要低的下头,要看得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