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他根本没爱过我"。眼里的困惑与愤怒如出一辙,却又无可奈何,脑袋深深地垂落下去,恨不得泡在酒精里,当荷尔蒙的迷雾散去,裸露出的真相,总叫人伤感。
人类情感正商品化,身高、收入、原生家庭条件成为可量化的参数,"经济实力"的权重一直在提高。这些实在在的东西比虚无缥缈的感觉要有分量。你PK不过后来者,他放弃你,择良木而膝,是一种识时务的清醒。莫怪,前途比爱情重要,少奋斗几年比一起吃苦更为捷径,若卖掉爱情可以成全“更崇高”的人生理想,这便是爱情的意义了。
人类的基因里镌刻着趋利避害的本能。利己和更利己,是必要的权衡:她的家庭背景是否匹配我的阶层跃迁?生育计划是否符合我的职业规划?和谁产生关系更有性价比?例如:妻子无法生育,"无条件之爱"的童话会结束。
"为什么他不能为我改变"?
因为爱情的火候不到,根本无法燃烧掉现实的理智,"为爱牺牲"意味着失去很多很多,对谁来说都是艰难取舍。
真正认识到人性之后,可能就不会相信还有什么爱情了,不过是一时的新鲜感荷尔蒙分泌作祟权衡利弊罢了。
情感关系,其实是残酷的交易。寻寻觅觅的人,有些人捡了芝麻丢了西瓜,有些人执着于寻找"完美爱人",有些人大难临头各自飞。
重要的是认清现实后依然保持生命的热忱。扎根于生活本身的协作,培养1+1大于2的智慧,往往比山盟海誓更具生命力。就像两株沙漠植物,不必纠结谁为谁遮阴,而是发展出共享水分的生存默契。
承认人性中的自私底色,不是走向陌路的终点,而是真正成熟的起点。
总要走过这一遭,吃过一次苦。都是在这个现实的世界里被毒打才慢慢长大,才成为更好的自己,才有能力去爱自己和想爱的人。真诚的品德很宝贵,共同的爱好很加分,但是漫漫人生路,如果要携手并进还是品德优先。
真正的灵魂伴侣其实是你自己,两个人在一起要懂得相互退让才是真爱,其他都是其次。
再美好的爱情,也抵不过现实的骨感。
当不再期待他人填补内心空洞,我们方能以完整的人格,真实坚韧地活着,拥有承托生活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