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现在的移动端大众点评产品复杂且丰富,仔细去看的话我们可以发现产品结构下的两条主要支撑脉络,其中之一是产品整体的业务型目标,亦即通过团购,闪惠,签到以及头条导购等等手法,把B端商户利益和C端用户消费决策行为深度结合的商业化思路;另外一个是充分发掘用户在平台上发布UGC内容的意愿,并以此促进各类型用户之间的互动行为,通过这种社会化思路构建用户使用黏性和使用意愿。这二者的存在支撑起了大众点评整个产品独特的使用场景,而在这本文也将主要从这两个层面去探讨和分析点评最新版本里主要产品模块的功能和效果。
在大众点评历代的版本里,商家页面是都最核心的poi节点,在整个产品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一方面,产品的各个TAB中会按照商家类型,商家地点,特色商品等等来进行商家或者商品的展示,最终从产品内部各个入口导入的流量都会落实到商户页面上,这个页面上的相关信息直接影响到用户的消费决策行为;另一方面,用户通过促销,推荐等等路径进入店铺完成消费后,最终产出的ugc内容都会沉淀在相应的商家页面下方,这些沉淀下来的消费者点评内容构成了整个产品独特的“悦享生活”的气质,这种气质是整个产品的壁垒,直接刺激了优质内容的生成,加大了用户与用户之间互动关系建立的可能性。简单地说,商家页面承担了如下任务:
1.线下店铺信息在线上的展示
2.用户ugc内容天然的聚合类别,同时对于用户产出内容行为具有直接的刺激性
3.用户进行消费决策的主要页面,也是付费转化的重要路径
现在首页上吸引用户的主要手法还是通过相关的优惠(团购,闪惠,秒杀,代金券,会员卡)等等,整个流程涉及到从市场拓展,商家运营,活动运营,产品设计等等各个方面。而在这里,我们依然可以发现流量分配对于整个产品的重要性:如何让用户快速的进入他最需要的分类/活动页面,然后再将其导入进相关的商户页面最终完成成交,在这里我整理了一下从首页到店铺详情页的入口大致包括:分类页,二级分类页,搜索页,优惠聚合页,内容导购页。
现在产品上所获得流量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产品内部从主要TAB层层分配至后续页面的流量,以及外部直接获得的流量,后者包括商家/促销页面分享至外部渠道后所带来的回流。在首页中,用户的类型非常复杂,这就使得首页上的流量庞大,但是非常的不精确,这就要求这些入口的位置和类型足够精准,对于用户群体进行精确的分割,保证进入相应入口的用户需求和后续店铺比较匹配,提高进入到店铺的流量质量。同时,因为移动端的场景特性,所以,首页一方面在满足商业利益最大化的同时,也要考虑到用户使用时候快捷,方便,实时的需求。基于上述这些目的,我们来逐个对首页上的这些入口进行简要分析:
1.一级分类/分类详情页:大众点评已经涉及到本地生活的各个服务品类,包括结婚,装修,医疗等等低频业务,这就使得首页上汇聚的用户类型非常庞大,同时用户的既有目标各异,也很难引导用户对于不符合他定位的服务进行引导消费。所以面对这些多而杂的流量,首要目标就是把那些有这比较明确的使用目标的用户进行切割。所以在页面的最上方显眼的位置,这些入口按照所提供服务的大类属性进行划分。这也是现在大型电商网站所常用的产品设计做法。分类详情页面直接承接首页一级分类入口进入的流量,而这些详情页重点在于帮助用户更好地完成选择服务的过程。相对于点评的用户体量,其实每一个小型的分类详情页都可以视为一个独立领域产品的首页,在某种程度上,它的产品设计思路和点评首页是相似的。在最上方是进一步的服务类型分类,将流量进一步精确分割,同时包含促销,发现,推荐等功能,进一步精确击中用户需求。
我们可以发现,因为产品业务的问题,导致点评的分类层级非常复杂,所以需要依靠这些分类的堆叠来进行大流量的分配。同时,这些按钮式的入口为了满足业务上的需求,所以使用频率更高业务转化率更高的入口会排布在更显眼,更靠前的位置。从理论上来讲,所展示出的导航按钮越多,越可以为下一级页面筛选出更精确的流量,并缩短用户的使用路径,但是有可能会导致页面的使用体验下降,因为其他不care分类入口的闲逛型用户会在使用的过程中丧失掉在页面头部的最重要的注意力。所以作为点评产品,需要平衡各个类型用户的使用体验和转化效果。在这里,我想最需要考虑的几个权重因子分别是“分割效果” “流畅体验” “使用频率” “商业价值”等等。对于导航按钮的设置,需要结合相应的数据进行效果分析和对比,笔者在此仅仅是简单分析。
3.点评头条是在大众点评的几个版本里面重点推出的功能模块,也在最新的版本里面被放置到了首页的醒目位置,整个功能从内容的角度进行设计,本质上是一个利用pgc内容进行店铺发掘与导购的产品,因此,整个功能的设计也是从内容的角度出发,其本质就是一个从内容的获取,到聚合,再到分场景投放的一个过程。通过点评头条,整个产品发挥了更多的平台特性,融合了更多的内容方合作伙伴的资源,也极大地拓展了原先的应用场景,所以在这里,我们重点分析一下这个功能。
在这里,笔者认为衡量头条产品效果的三大核心指标可以制定为:“活跃”“停留时长” “付费转化率”
“活跃”→“拓展新的使用场景”:
用户使用点评主要是满足如下的需求:
1.优惠促销活动,省钱
2.移动化的场景需求,可以快速帮自己找到周围的(优惠,优质)商家
3.详细优质的信息,通过对于商家的介绍,价格,点评等等帮助自己进行消费决策
在点评之前的产品之中,对于用户的第一第二点需求通过很多功能进行了满足,用户在登录产品寻找商家的时候,如果是基于发现场景的话,往往是价格优先的。但是在第三点上,手法仍然是利用用户的ugc内容,但这样有一个缺陷,就是大量的ugc内容都沉淀在商家页面难以露出,往往需要用户先进入到商家页面之中再进行阅读,这样产生的结果是载流量的分配上依然需要依靠其他的功能入口进行引导。但是如果要直接用这部分内容充当大流量的导流的话,往往用户产生出来的ugc内容过于碎片化,这些内容沉淀到一定数量之后能够起到对当前商家导购的作用,但是单独的一篇评论不足以支撑起用户的一个阅读场景。所以在这种情况下,点评采取的解决办法是“pgc”+“专栏”,通过pgc产生出来的优质内容聚合,来达成丰富的内容素材。头条增加了产品的使用场景,加强了内容对于消费决策的引导,对于这一点,可以通过加入该功能后对于用户活跃效果是否有提升进行衡量。
“停留时长”→“内容质量呈现”
头条所呈现的消费信息,生活资讯,让观众可以再看资讯的过程中买买买,其核心在于提供给用户高质量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从各个角度出发,归纳出点评头条的内容特点:丰富,消费信息,新鲜,生活资讯,丰富、娱乐,资讯媒体,可信赖,权威等等。对于内容类的应用,首先要明确的是用户最需要的,最感兴趣的是那一部分内容,以及产品上如何获取内容资源,在点评头条中,关于信息的源头,采取的是平台合作模式,引导外界的精品内容资源进入,对于内容的提供方的给予线上曝光和其他的相关利益奖励。从点评头条的相关特点中我们可以提炼出:品质生活,新鲜,权威这三个关键点,并将内容锁定在生活消费领域。
在内容的产品结构相关设计上,最重要的是两点:内容页的呈现手法和内容的聚合形态,前者是用户浏览选择信息的主要场景,后者可以帮助用户更快的触及他需要的内容。对于前者,点评头条采取的是传统信息流,注重阅读效率,尽量多的曝出feed条数和图文信息,看起来比较紧凑,信息量大。而对于内容的组织形式,更多的是按照地理位置的划分来完成相关信息的聚合,让用户感知到相关信息的打包集合,从这里可以看出,点评头条认为用户通过相关文章获取被推荐店铺时,它的主要决策仍然会参考商家的地理位置,在这里我们不妨设想一下相关的使用场景:
1.用户决定明天和朋友去商场逛街,他希望能够在中午的时候在商场附近选择一家口味优秀的餐馆,这个时候他对于价格并不敏感而是品质最优先
2.某用户希望能够发现他所在的区域里的一些优质餐馆,同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