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手机时,浏览到一篇文章,关于低生育率的根本原因。里面提到一个观点,现在的生育率越来越低的原因是大家对未来生活不看好,对当下生活的不认同。
我觉得这句话讲到了根本上面。其实从小我就有这辈子不生小孩的想法,当时以为是自己比较特殊,想法比较怪异。
现在看来,其实不只是我一个人这么想,我不是特殊的那一个。是这个时代的原因,是社会的问题。
我们这一代人受的教育都比上一代人高,这也引发了我们的深思,人生真的值得吗?
父母那一辈好歹也有自己的房子,而我们呢,比上一辈读的书多,学的知识也更多,出来社会工作,卷来卷去都未必赚到买房的首付钱,甚至达不到父母那个高度。
尤其是有家庭的人,为了赚取几十年的房贷和育儿费用,在工作上忍受老板的暴脾气,为了保住饭碗哪怕常常加班也能接受。
这样憋屈的人生真的值得吗?
大家绝对不想过这样的生活,所以宁可不生育,也不想让下一代重蹈覆辙。日后遇到中年危机,至少负担也没那么重。
我的朋友妙妙也跟我有同样的想法,聊起起生育问题,她忽然联想到小时候的经历。
记得有一次妙妙跟弟弟妹妹出去商业中心玩,因为要逛的地方意见不统一,他们想去那里看,而妙妙想去另一处,所以就跟弟弟妹妹分开了。
后来逛了一段时间,妙妙担心如果就这样回去,父母看见她一个人回来,要是问起该怎么跟他们交代?
于是妙妙再到其他地方逛逛,也找一下弟弟妹妹。后来比较晚了,找不到人,也没有什么地方可去,无可奈何就回去了。
在回去的路上,妙妙看见父亲带着弟弟妹妹回家。她走过去,父亲一看见妙妙,劈头盖脸就是一顿骂,甚至还想动手。
妙妙觉得父亲不关心她一个人有没有危险,迎面就是责骂她到处乱跑,没有照顾好弟弟妹妹。
可是,这个姐姐也不是她想当的呀,当初也没有问过妙妙愿不愿意当姐姐。何况当时她年纪还小,在读小学,凭什么把照顾人重担推到一个孩子身上?
说到这里,妙妙才惊觉,原来小时候的成长环境是这么艰辛,时不时都要想着怎么说怎么做,才能少挨一些打,少挨一些骂。
弟弟一哭,错的一定是姐姐;想要的东西一定要让给弟弟,弟弟搞了破坏一得帮他收拾残局。
都说人多力量大,妙妙在拥有弟弟和妹妹的家庭里感受到的不是合作,而是竞争。
这种动辄得咎的家庭氛围,也决定了她今后的人生底色是悲观的。妙妙对未来,对于整个人生都持有消极态度。
对于生养孩子,有人欢喜有人抗拒。
如果不是受封建社会多子多福的思想观念影响,我觉得喜欢生孩子的那些人,应该是小时候有更多幸福的成长体验。
我刚实习的时候,有一个主管给我的印象挺深刻的。她比我大一届,是其他学校的师姐。
当时我的实习工作有销售性质,我不喜欢销售,也不觉得自己能干好。与其到时候因为业绩差被淘汰,倒不如现在主动离职。
然后她跟我说,觉得我是一个踏实的人,只有我不想做的事,没有我做不好的事。
具体他还说了什么我不太记得原话了,反正给我的感觉就是,她是相信我能做好的,在我自己都不相信自己的情况下,他也选择相信我。让我很感动,也很惊喜。
在我过去20多年的生活经验当中,受到的都是质疑。而她的肯定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生活体验,是我过去从未经历过的。原来被肯定,被信任的感觉是这样的。
当时我选择留下来了,与其说是喜欢这份工作,倒不如说是留恋这种感觉,或者是不想让她失望。
在那个实习阶段我也遇到了一位同事,她跟我聊得来,我跟她的关系是属于损友的模式。以相互踩对方为乐趣,其实我不喜欢这种损失模式。
当中有一点我比较欣赏对方的就是,互怼的时候我说了一些重话,比较有点担心会不会破坏这段关系,如果换成是我的父母,我肯定少不了一顿挨骂。
但是那位同学就不一样,她笑一笑这事就过去了,没有把那些话放在心上,也很感激她对我的包容。
后来因为是真心不喜欢这份工作,所以就没有继续在那家公司做了,从那以后也基本没跟他们联系了。
但我觉得像主管那样能够鼓舞人心的人,能够遇见就已经是幸运了。用一句话来形容就是,他不是我的月亮,但有一刻,月光确实照在了我身上。
我想,他们应该都是从小生活在比较宽容的环境里面,有着跟我不一样的生长环境。
尤其是主管,我觉得她人很好,她一定是生活在一个比较正能量的家庭里,才会让她长大后拥有温暖别人的能力。
像她那样的人,多生一两个孩子也不是问题。
而这个世界普遍都是像我、像妙妙这样生长环境比较苛刻的人,由此催生出一批对未来悲观的人。
这种消极的人生观不仅影响大家的生育观,也很大程度影响婚恋观。
简单来说,社会内卷、房价高涨这些都是外因,是表面现象,外在资源的匮乏内化到心里的匮乏才是根本的原因。
至于生育率如何,社会环境如何,到头来这些都不是个人能决定的。
作为芸芸众生的其中一名普通人,还是想想如何过好眼前的生活,给自己的未来创造一些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