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之外,心有所属 两个星期前开始读瓦尔登湖。说来惭愧的是,一开始我没有读进去。原因有一:从未读过这类型的书,初读之时,还真乏味。二:当时情绪没有在一个稳定,放空的状态下,脑袋无论如何都是浆糊一样。记得《如何阅读一本书》里提到,阅读一本书是要做准备的。你粗鲁对待它,那么这本书真正的价值以及书的灵魂,你永远触及不到。古人读书,还要喝茶,点香呢。一个好的空间,氛围还有情绪很重要。第二日,我泡了杯清茶,对着空气深深的呼气吸气,把自己全身心放空了,才算正式读这本书。
书中提到,何为节俭?直面生之必需品。不是退化至身居山洞,身披兽皮,而是让身外之物和生活充满了美,就如同贝类动物的壳一样浑然天成,不去过份修饰。节俭,是为了让生命不要受到物欲的禁锢。我对这话的理解是,节俭,不是要你处处节省,而是生活真正需要的必需品之外,其它无用杂物,可以少买。有句老话,钱财乃生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面包重要,精神上的面包更重要。作者提倡的是一种反朴归真的生活态度,自给自足的生活,不为物欲所动,心灵上的自我,最重要。我心生敬佩。生活里,太多的人都会被物欲所牵引,房子车子等等。。。这不是错,是时代发展的潮流趋势。国家的发展需要经济的强大,来创造一个更加好的社会。我们都是芸芸众生中的一粒微尘,时代的变化发展,在这场洪流中,我们犹如逆水行舟,只能进,不能退。想要给家人最好的生活,我们只能不断打拼,不是我们物质,只是这是在如今的时代里,房子车子等等,都是生活必需品。我们无法抗拒,只能接受。我并不反对,物质享受。钱,不是罪恶的。只是在不同的使用者手里,利用它,产生了罪恶。我细细读过一遍书后,我开始尝试断舍离。把生活中不需要的东西清理出去,给自己一个更开阔的空间。也让自己在物欲世界里暂时脱离出来。过一下简朴的生活。让自己的内心可以独处,与自己的灵魂做真正的交流。当然,我是做不到作者书中提及的那种生活。尽管我们生活在圆里,但能从一个圆心画出多少条半径,就有多少种生活之道。清晨一杯水,吃一段时间的素食。多多运动,还有冥想。一开始是不习惯,比如吃素,我特意去学了怎么做好吃又健康的素菜,慢慢的,也接受了。偶尔犒劳下自己,下厨做一两个荤素搭配的小菜,一碗汤,生活充满了仪式感。让我的内心得以平静。原来我也可以在这个充满物欲横流的世界里,找到自己内心停留的一席之地。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生活,怎么选择,你可以做到。我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么?内心的富足更可贵。我虽然物质,但我渐渐开始懂得与它和平相处。我也许依然为工作生活所累,但我的内心一定很快乐。明白自己的需要,坚定自己的信仰。以不变应万变,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现实中的人们不仅仅只为物质所累,还有名利。我的叔叔就是一个很在乎虚名的人。一年到头辛苦劳作的钱,只为了来年的大摆筵席。几十桌的美味佳肴,鲍参肚翅,等等。。。人们看到的就只有这户人家好阔气豪气。。。满场的猪朋狗友一个劲的夸他。我知道,叔叔喜欢表面的虚荣。殊不知大哥为了这个家,在外面辛苦打拼有多辛苦。我无法理解叔叔的做法,那些人,人前一声大哥前大哥后。。。人后就笑话傻子。遇到事情,只有家人愿意帮忙。挥霍后是一整年的穷日子。这跟在万尔登湖书中的简朴生活可不一样。前者是不愿意,后者是向往之。一个虚名真的这么重要?叔叔这一生为这个名所累。但也许,是心甘情愿的。甲之蜜糖,乙之砒霜,大抵就是如此吧。以前读过的报纸书籍中,企业家名人,在生活中就是简朴的人,不为名利所累。工作生活是可以分开的。人活着,是有责任的。不单单仅仅只为自己而活。我知道,也许我终其一生也无法过上作者在万尔登湖的那种生活,但我却可以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每个人的生活方式不同,一千个人心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我相信,你和我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最适合自己的生活方式。让自己变得更好。我觉得作者会更希望每个读过这本书的人,心里保持着这份真,如同一束光,融入我们的生活,温暖着我们。让我们的生活除了物质之外,还有平常心,还有那一片干净的清澈的瓦尔登湖。愿你我心中都能守护这片瓦尔登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