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是一个过程。
我的人生是怎么样的呢?记事以后的这许多年,自然不必说。然而,往往是记事前发生的事情,塑造了一个人的性格。
你有没有一个“反应模式”?无论事后如何自责、如何分析,如何诅咒发誓“下次一定不这样”,但是当某一个场景再次发生了,你还是一样的反应,一样的态度?整个应对的过程和心理感受一模一样?这就是性格。
性格,主要是三岁前形成的。
其实不用刻意地回想,我大概也知道,我的前三年,那不是一段快乐的时光。但是,相比较健康的婴幼儿期,我缺少了什么,我准备好了去了解一下,并将这些作为一个课题抛给自己,让自己在以后的日子里慢慢地寻找答案,并进行自我弥补。
那个阶段,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模糊的吧。但是,其中的情绪感受,肯定是不一样的。
当我准备好了,我便遇到了这本书,《陪孩子度过生命第一个三年》。这样就在懵懵懂懂中,回顾了下自己生命中最初的那个阶段。
“这就算回顾吗?你能记得三岁前的事情吗?”有的朋友可能对此表示怀疑。我也知道,具体的事情我记不得了,但是,我相信我的潜意识知道。所以,这本书,其实就是个引子,引导我回想、思考生命中最初的那几年,以及那几年对我现在的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那么,生命的前三年,会如何地影响一个人的性格呢?
最重要的是,它决定了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自我价值感对一个人来说,非常重要。自我价值感低的人,人际关系、亲密关系和职场生活,往往都会陷在一片麻烦之中。自我价值感的高低,是与孩子的抚养者对待孩子的方式息息相关的。
生命初期,当一个婴儿刚刚来到这个世界上,爸爸妈妈是不是欢迎他,喜欢他,对他来说,特别特别地重要。这体现在父母是否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个安全的生长环境,能不能及时地满足他的生理需求上。被很好地照顾的婴儿,会天然地觉得自己是好的,他的自我价值感就很高。
当孩子长大些了,可以与母亲互动了,这时孩子与母亲的互动方式,决定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在互动过程中,母亲是能够细微地捕捉到孩子的需要,与孩子亲密互动,满足孩子心理的需求,还是对孩子的亲近表现地不耐烦、不友好或者经常在孩子不知情的情况下突然离开?
最初的孩子是一张白纸,不会自我评价。他对自己的评价,完全是依照外部评价进行的。心理学上对待这种现象,有个专业名词,叫“镜映”。妈妈就是孩子的一面镜子,当孩子在镜子里看到了开心、满足、愉悦,他就会觉得自己是好的;当孩子在镜子中看到了难过、烦躁、嫌弃,他就会觉得自己是不好的。这就是自我价值的最初来源。
小A一直在看心理咨询师。他的问题是,经常觉得别人不喜欢他,人际关系不佳,并且无法建立亲密关系。经过了一年多的咨询,他慢慢地了解到了,自己的妈妈在自己出生后,和父亲的关系非常不好,同时姥姥家也无法给妈妈支持。并且由于妈妈本身的性格比较脆弱,无法照料孩子,所以小A出生后,面对小A的各种生理和情感的需要,妈妈无法面对,因此对小A主要采取忽略和训斥的态度,这导致小A的自我价值感非常低,并且对他人尤其是亲密关系中的那个人极度地不信任。对他人的不信任,其实是对自己的不信任,不相信自己可以好好地被对待。在最近的一次咨询中,小A在咨询室里再次体会到了需求在关系中被看见,被满足、被尊重的感受,他在咨询结束后,突然有了“我是有价值”的念头。因为有了这种自我价值感,他在生活中,较少地通过违心地去讨好别人来和对方建立关系。从而,和他人相处时,不再觉得像以前那么地累、不舒服,会越来越多地体会到自信。
另外,孩子一天一天地长大,他对妈妈的需要会慢慢地减少,会更多地接触外部世界,越来越愿意发展自己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父母是否能够鼓励孩子独立、探索、发展自我,增强孩子的自我成就感,是孩子以后是否可以成长好的关键。
有些母亲喜欢被孩子需要的感觉,无意识中在阻挠孩子的向外探索的需要。慢慢地,孩子的探索中受的挫折越来越多了,甚至一部分是妈妈带来的,他就会停止这种探索行为,转而继续依赖妈妈。这样的孩子,在以后和小朋友交往或者学习生活中,会变得胆小、不自信。
总之,在孩子成长的头三年中,父母的养育方式对一个孩子自我价值感的形成,有非常大的作用。并且孩子一直在变化,与父母的关系也一直是变化之中,那么如何把握对待孩子的方式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在孩子需要你的时候,陪伴在孩子的身边,满足他的需求;在孩子不需要你的时候,不入侵、不干涉。而如何分辨一个需求是孩子的需求还是父母的需求,就需要父母有一颗谦卑的心,努力地自我觉察,好好地养育孩子,成长自己。
自我价值感高的人,能更好地照顾自己、成就自己,人生的路走地也会更加地顺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