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下过去,放过自己——以周易解说生命之道

图片发自简书App

放下过去,便是放过自己。

人只有懂得该放下的时候就放下,才能真正的成长起来。

《周易》全篇揭示一个事实,即自然的本相,便是“易”,“易”就是变化,人要在“易”中,学会“生生不息”。

易字,是日月的组合。一个“易”字,包含阴阳,也揭示了转变和替代的规律。

图片发自简书App

《周易》囊括了天地万物的“动态”情形,从形而上直抵形而下,物生物灭,心思情态,无所不包,无所不有序可循。

“生生之谓易”,这是《周易•系辞》中的第一个核心概念。第一个“生”指的是生命,第二个“生”指的是生存,其意就是讲:生命如何生存。

简单说,《周易》从根本上指导人与自然、社会的关系如何建立、维护、有机生存。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周易》便是生命之道。

“天地感而万物化生”,天地代表阴阳,阴阳互动方可令万物化生,这是一个生命转化的动态流程。

一个生命的成长,便是一个动态的流程,这个动态流程放在人身上来说,便是人生。

人生境遇,免不了起起落落,有阴有晴,有苦有甘,今日之苦难,或是明日之祝福,今日之圆满,或是明日之残缺。

所以,人生若懂得“易”字的内涵,便可从容面对世事风云变化,“既来之,则安之”,坦坦荡荡、潇潇洒洒活出生命的本色。

这也是《周易》所强调的“君子,自强不息”的正解。

图片发自简书App

佛教有“浮屠不三宿桑下”之说,意思僧人不能在一棵桑树下连续住上三宿,否则僧人会对这棵桑树产生眷恋的情怀,便会误其道,伤其身,而难入空门。

俗话来理解,若人陷在一个局部,便丧失对全貌的了解,而不了解全貌,人就不知道这个全貌有多宏大,有多壮美,有多奇迹。

如此,便是辜负了造物主赐予人的生命和天赋,以及更为美好的人生体验。

原创作者:余云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如果需要原文档(因文体限制,部分表格无法呈现)请联系QQ1769090563 本文由中医仲景协会整理收集 《内经选...
    陶墨阅读 34,895评论 0 33
  • 向那未知的领域 投下一个问号 要想得到希望的收获 只有记住一条 等待 不可急燥
    往事如烟云阅读 154评论 0 0
  • 听身边的人说得最多的是我是一个很值得信赖的人,很可靠。这也许就是我在大家心中最大的优点吧?所以,大家都喜欢把事情交...
    风雨无阻ylxq阅读 594评论 2 1
  • 前几天老婆的生日,一直在忙着一下子就忘了,在昨天的时候,有时候看了一下日历,发现原来是自己记错了。我还以为是一月一...
    简书一智阅读 633评论 0 0
  • 无数分子的凝集 才凝成一滴水 从江南到塞北 连珠成串 昼夜不分的供给 解了大地的饥渴 催活了绿叶的生机 盛开了百花...
    疯诗小韵阅读 258评论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