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疫情的影响,加上移动互联网技术的助力,“全民直播时代”呼之欲出,浪奔浪涌。
第三十二篇,看一看这个“播”字。
“播”字是个典型的左右结构,左为手,右其实是“采”+“田”。
看“播”字的古文字形会更清楚一些。
左边是一个“采”字,含义是野兽行走留下的足迹,右边是一个“攴”(音pu)是敲打的意思,意思是手里拿着东西(种子),像野兽的足迹一样撒到田间,意为播种、传布。后来加了“田”字来进一步明确其含义。
像野兽的足迹一样,可见古时的播种颇没有章法,匆匆忙忙的。
直播这个事情也是在匆匆忙忙地生长着。
2016年秀场直播突然间兴起,“喊麦”一时风头无两,更有众多小姐姐前赴后继。
“双击666”“火箭刷起来”。这种紧迫感……
你品,你细品。
容不得细品,随着国家对秀场直播的多轮整顿,秀场直播开始衰落。
电商直播又迅速崛起。
县长、市长、网红、明星……都纷纷走入直播间,人人带货,家家点灯(直播补光灯)。
带货的范围也是无所不包。小到口红面膜,大到飞机火箭。
这次是真的火箭。
绝对刷出了飞一样的感觉。
不是不明白,世界变化快。
罗永浩直播首秀,带货23件之多。
都用的熟练么?真是让人操心。
以前觉得电视购物无比烦,现在觉得电视购物好收敛。
不过我看网上众生都群情激奋,无比热情。
种草即拔草,所见即所得。
盛宴狂欢。
互联网巨头已经纷纷躬身入局,投入的不亦乐乎。
百度还在这风口之中另辟蹊径,要搞知识直播。
好吧,知识也要身不由己了。
还是抱有一丝担心,当知识活灵活现,触手可及,不知道还能不能走向内化之路。
“播”本来是很慎重的。
我们熟知的“广播”,从上个世纪初诞生,众人耕耘,相伴时光。
小时候听过村头的广播,”村民同志们,村民同志们……“,多是重大事项的宣讲和传达,今年疫情期间,家家严控,广播得以再现其重要作用。
中学时的校园广播,与课间操相爱相生,是难得的教室外统一活动。
大学时的校园广播,则是流行音乐的潮流风向,在午间的树影婆娑中,回荡憧憬的声音。
而众多的电台广播,在互联网的前夜,还是温暖人心的力量,午间隋唐评书,深夜老歌回顾,时光缓缓,思绪淡淡。
从互联网,又到移动互联网,可能又要迈向万物互联。
信息的传播已是天翻地覆。
一切唯快不破。
破了阻隔、破了门槛、破了时滞。
也破了沉静、破了精进、破了累积。
这个时代已经没有了太多的耐心,就是主题明晰,效率至上。
就是“货货货货货货,货家拳的套路招式灵活……”
一时直播一时爽,一直直播一直爽。
不知道这喧闹纷纷,几多触动。
不知道这浪潮匆匆,几多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