疯狂吐槽

昨天一篇约稿过稿很是开心。

亲戚知道了眼红的不行,这又是要学我一样读书,又要读我的文章,看状态也是有心思要写写。

其实倒不是瞧不起她,只是这人相处久了太了解,所以觉得这人认知太低,格局太小。

从哪方面看出来的哪。

每次爱打听,只要一打听事那眼睛叽里咕噜的转,一看那心里的小九九呀,算盘打得叮当响。

其次,说什么也听不懂,还觉得我不教她。

比如,写作这个问题,一听我现在能写约稿了,那家伙就各种打听问,问行情,问能赚多少,问怎么写成的。

倒不是怕她学会怎么样,只是这种方式让人觉得很烦感。

还和我说,意思是你一个月多写几个,没事坐那就写呗也会,这种话和我说不下几十次。

照她那样讲,写一篇可容易了,好像不用想,直接可以批量生产直接完成就等着拿钱是的。

甚至还让我直播写作,我说姐写就是写干嘛直播,我哪有那些精力。

她说,边写边直播边讲。

无语了……

还能说什么呢?跟她能说明白什么呢?

初期这样和我讲,我倒是无所谓了,可是这样的话已经说了很多次,让我觉得很烦,跟她讲也听不懂,只活在自己思维的那一亩三分地。

我的想法是,写作就是写作,而且要以质量为主,不走数量。

哪怕一年我完成十个,但是我要各个是精品,而不是一个人一年几十个,只有几个爆品,或者只是图快。

当然不排除又快又好的大神,也不否定有些是需要数量而有质量的。

但是当下只说的是追求精品这里,对于新人数量重要,但是在没有把问题摸准解决,你盲目追求数量那只是无效的重复。

重点是每篇用心打磨。

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我一个新人在几百个作者中编辑私信和我约稿。

如果我只是想上稿子,其实现在能力也是可以应对的,但是我想要的是精品,质量,对作品有更高的标准。

这才是能走长远的根本。

但是和亲戚说了没用,她始终坚持自己的想法,我都能看出来,真心无语。

其次是她去不掉身上的土气,倒不是嫌弃她是屯子人,其实自己也是屯子人。

只是既然有想法让自己好,为什么没决心改改呢?

未来看她意思也想往写作方面发展,也在读书,可是说话还是大碴子味。

比如说我俩讨论《傲慢与偏见》她说什么那个想继承伊丽莎白家财产那个男的和谁结婚了,我说和伊丽莎白一个朋友吧,太久了我忘记了。

接着她又说,嗯呢,那个就是女主妹妹“给了”那个叫啥玩意了?

当时听她说我一头雾水,分析给了这词什么意思,作为土生土长的东北人把我难住了。

反应半天明白了,给了的意思其实是哪个姑娘或者女孩,跟哪个男孩子结婚了。

无语了……

这词用着不难为情吗?

给……

我印象中这词都是爷爷奶奶那老一辈农村人用的大土话,至今几十年再没有听过谁说,这会又出来了。

其实这句话意思就是说,哪个女孩最终和哪家的男孩结婚了。

老一辈人说就是,那个老王家那老姑娘,给了老李家那老小子了。

昨天亲戚过来取书聊了一会,感觉坐在一起没有共同语言了。

以前还能聊聊,感觉现在压根不想聊了,越聊越孤独,越聊越迷茫。

不是我骄傲了,其实也没什么骄傲的,只是感觉没有同频的人太难了。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禁止转载,如需转载请通过简信或评论联系作者。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