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我到了上海之后就一直对北上广三个字有些敏感。毕竟,从遥不可及到身处其中只花了两个月而已。于是,这个原本漠不关心的词语现在已经与我息息相关,我想要了解上海这座城市的一切。自然,也看到了今天被炒得轰轰烈烈的“逃离北上广”的活动了。在短短的几个小时,30张机票,几句小小的话语,却打动了万千朋友的心脏,变得感慨,变得疯狂。
可是,当我自己去找到这个活动的前因后果之后,我的第一反应,是拒绝。我终究不舍得就这么离开这座梦幻的城市,这座繁华的魔都。
我们总是在还没开始的时候就已经在担心
两个月前,我离开家乡遵义来到苏州。其实,当时我对苏州这个地方并没有什么实际印象。唯一了解到的地方,反而是从游戏与书籍上的形象知道的多些。
在出来之前,我心里其实是有两个城市成为我的目标的。一、苏州。二、上海。为什么魔都会是第二选项呢?这里面是有很多原因的。其一、苏州在我印象里是个小桥流水的地方,总体环境与遵义应该相差不大,更容易适应。二、当时正好有个机会去苏州,使我感觉出来的压力少了很多。三、苏州是二线城市,我觉得以自己的能力也就二线可能混得下去。
详细说来,几个原因中,没有一个是因为自己有具体的方向而来的,虽然结果是阴差阳错地还是跑到了离苏州不远的上海。这几个原因,总结起来,其实就是对自己的不自信。我一直觉得自己身无所长,如果到了魔都这么一个在各种作品里描写得要高大上且带着要艰苦,努力等特质才能生存的城市里,实在是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
当你面对问题,走近看,结果会大不一样。
但实际上,这座伫立在海边的魔都,确实有独属于她的魔力,走在这座城市之中,静静地感受。她比北京更让人亲切,比广州更给人前卫的感觉,在这座城市里,我感觉到了自由。
离开了家乡,再也不用去面对父母的拘束,没有面对相亲的哭笑不得。离开了那个经营多年的小圈子,少了很多业余时间的玩耍,可也离开了一些不得已的应酬。我终于是自由的了,哪怕身无分文,却也能屈身在魔都的某个角落,做着喜欢做的事。
读书是首先说的,在一个除了上班就没有太多其他休闲方式的时候,不想看电视,不想玩游戏,只有书,带我遨游在作者的世界里,各种温暖的,感人的,让人愤恨的事。这是最让人着迷的地方。
之后,是认识各种不同的人,在这里,有很多的操着一口流利中文的外国人,有各种有思想,爱思考的人,也有找到自己方向,并为之奋斗的年轻人。在这样的一个地方,你的大脑是活的,不再光是想着柴米油盐酱醋茶,不光是想着放假后要去某个酒吧夜场放纵到天亮。整个人变得鲜活,总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
在这里,有不一样的活动,有剧组,有为了演艺事业不断奋斗的人。有小团体,为信仰,为讨论生活中的美好与难处。当然,也少不了各种社会活动,游戏展,科技展,文化展。每一个人,只要愿意去接触,总能找到自己喜爱的,甚至是能证明自己价值的东西。就像我遇到的一个三十多岁的群众演员,做了十多年的演员梦,浙江、北京、上海,各处奔波,哪怕头破血流也一直坚持自己的梦想。
越是充满变数的地方,才越有可能出现奇迹
现在,我暂时不想离开北上广,我想在这样一座富有创造力的城市学习,我想接触更多有思考有想法的人,我想看到更多集体成就的不可思议的新成果。
我相信,越是充满变数的地方,才越有无限的可能,在急速运转的大城市里,所有的一切都在带着你不断进步,也只有当你变得更优秀了,奇迹才会看到闪光的你。
对未来还未确定的人,留在这里,不断进步,直到找到自己所想要的东西,在这座梦幻般的城市,完成自己的蜕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