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风格上的不同
在T和B工作的几年,结识接触了很多pm,发现整个行业对2者的评价差距很大,我也一直想尝试弄明白为什么,暂时总结出来两点吧。-
选拔机制
B:倾向招聘高学历,有靓丽履历的人
擅长咨询公司式的分析方法,逻辑清晰,工具高大上。很多很厉害,在进入公司已经充分证明自己的人才。T:倾向直接从产品(游戏)论坛资深玩家中录取,当然也倾向高学历同学
有些pm不懂很多工作的方法论,但是熟悉用户,玩家,路子会野一些。 -
考核机制
T: pm面对实际的收入和活跃用户数压力,当然,当超出kpi时的奖励也是巨大的,T 5-10个月的工资还是很可以达到的。我见过个pm做游戏的,玩命的干,年末奖励了自己一辆车。B:除了少数部门有收入压力,大部分部门都是以uv,pv等数据作为考核依据。这个数据就很模糊。很多时候业绩数据部分完成的好坏跟你的晋升和年终奖是脱节的。很多pm面对的不仅仅是业绩的压力,还有很多来自上层的压力,有时只能不断的妥协。
-
-
学习到的一些观点
如上面说的,很多时候产品的成败跟pm个人的能力不是成正比的。我在百度接触过很多优秀的pm,向他们致敬。- 没有差异化的产品,用户不会买单
![哪个更好](http://7u2g5z.com1.z0.glb.clouddn.com/屏幕快照 2015-01-09 上午11.48.01.png) - 体验和设计,不能高于产品策略
很炫的功能会带来新鲜感和增量,但不持久。类似的:现象级产品。 - 策略点没有贯穿的闭环 滚不大
比如市场,得有买的,得有卖的。 - 负面口碑,取决于木桶的最短板
有些功能虽然用户不一定用,但是如果竞品有,他就会觉得没有安全感 - 怎样判断产品是否满足了刚需:用户会留下来
- 口碑是产品的最长板,但基础是没有短板
- google定义好(有潜力)产品的牙刷理论
![牙刷理论](http://7u2g5z.com1.z0.glb.clouddn.com/屏幕快照 2015-01-09 下午2.11.32.png)
- 没有差异化的产品,用户不会买单
我在BAT学到的产品经验
最后编辑于 :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 文/潘晓璐 我一进店门,熙熙楼的掌柜王于贵愁眉苦脸地迎上来,“玉大人,你说我怎么就摊上这事。” “怎么了?”我有些...
- 文/花漫 我一把揭开白布。 她就那样静静地躺着,像睡着了一般。 火红的嫁衣衬着肌肤如雪。 梳的纹丝不乱的头发上,一...
- 文/苍兰香墨 我猛地睁开眼,长吁一口气:“原来是场噩梦啊……” “哼!你这毒妇竟也来了?” 一声冷哼从身侧响起,我...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所经历的大数据平台发展史(三):互联网时代 • 上篇http://www.infoq.com/cn/art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