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心是父母的天性,“端水大师”是如何养成的?(转自:钱志亮工作室)

中原焦点团队网初29期王旭坚持打卡第107天

父母的焦虑,并不少于孩子

在新闻上,看到过很多大宝攻击二宝的故事。比如大宝趁家人不注意,把二宝掐死。或者有了二宝后,大宝眼睛失明了……

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往往能听到,生了二宝之后,大宝变得非常不听话,经常被父母揍一顿或者吼一顿。

我有一位朋友,以前只有一个女儿的时候,吃饭总是带着女儿出来。父女两个互动的样子,真的非常有爱。

前不久他们家迎来了第二个孩子,二宝满月酒的时候,他悔恨地说,昨天打了女儿几巴掌,因为她太不乖了。

大人都这么累了,她还要争宠,还说讨厌弟弟。

一气之下,朋友揍了女儿一顿。他说这一个月的时间,女儿已经挨打两次,每次都是因为她想要欺负弟弟。

其实仔细想想,一个三四岁的孩子,想让爸爸妈妈给讲故事,这有什么错?

仅仅是因为有了弟弟,她渴望爸爸妈妈的爱,才成了一件有错的事情?

有时候并不是孩子无法接受弟弟妹妹,而是我们作为父母,没有适应两个孩子的生活。

我们把自己的焦虑与恐惧,投射到大宝身上。认为他和我们一样不适应,他和我们一样渴望小宝宝消失。

当我们无法面对自己的“邪恶”的时候,就把“邪恶”投射到了大宝身上。

看起来他才是攻击小宝宝,他才是最不适应的那一个。

其实,不适应的是父母,是我们没有准备好迎接两个孩子,是我们没有处理好每个孩子的需求。

当我们意识到这一点之后,就会发现很多问题并不难解开。

大宝并不是故意攻击小宝,他们只是想像以前一样跟爸爸妈妈玩一会,那我们给他们这样的陪伴就好了。

我们克服自己的焦虑,才能面对孩子的焦虑。

成为“端水大师”,父母不需要太累

孩子之间的竞争,就是婴儿想要独占妈妈的愿望。孩子觉得妈妈是属于自己的,妈妈是可以供自己“使用”的资源。

如果妈妈给孩子充分的满足,那么孩子慢慢地,就能够与妈妈分离,不再执着于独占的感觉。

相反,如果孩子缺乏关注,他们就会渴望追求关注,甚至是渴望独占妈妈。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给了每个孩子足够而又独特的爱,他们也就不再在意谁多谁少。

一碗水未必要端平,而要让每个孩子都喝饱。

第一,给每个孩子独特的时光。

我们总觉得一家人整整齐齐的很幸福,可孩子更渴望他们能够独自拥有父母。

哪怕很短的几个小时,他们也能充分地受父母全部的爱。是100%,而不是50%。

我生了二宝之后,每周六都会固定带着大宝去逛超市,这是她最喜欢的事情。

每周就这么一次,就能起到“充电两小时,续航一星期”的效果。

而且当我们跟每个孩子单独相处的时候,才能更好地看到他们独特的闪光点。

也是在那独处的时光中,我才能深刻地意识到,这个“小姐姐”她只不过是一个4岁的孩子。相比于那个刚出生的她很大了,但是相比于她自己,她真的好小。

第二,千万不要亲子比较。

我们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会说“你跟你姐姐学学”、“你看你弟弟多棒”类似的话。

这样的比较会引起孩子之间的竞争,他们会更想要打败对方,跟对方去争夺宠爱。

哪怕他们被说“你是好孩子,不像你弟弟一样惹我生气”,也会引起竞争。他们会更加努力扮演好的那一个,并且逼迫弟弟去扮演坏的那一个。

我们要从内心停止比较,孩子的每个行为,都与他们的兄弟姐妹无关。他们好就是好,不好就是不好,仅此而已。

第三,让每个孩子都充分被爱着。

积极回应每一个孩子的需求,也许在最开始的时候,这是一件很累的事情。

可是,我们要把它当成一个“盖房子”的过程。

我们跟孩子良好的互动,孩子也会给我们良好的反馈。我们家庭的系统越来越牢固,孩子之间也越来越有爱。

慢慢地,我们就不再需要用更多的精力,去平衡孩子们的关系。

当他们都已经足够确定,自己无论如何都是被爱的,这碗水平不平早已不再重要。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