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规划引领,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推动乡村振兴

      规划引领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保障。因地制宜探索发展路径,为乡村全面振兴提供强劲动能,产业兴、农民富、农村美的画卷才会越来越美丽。

      一要党建引领,织密基层治理“一张网”。党的二十大报告强调,“坚持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抓党建促乡村振兴。”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多个领域、多个部门,必须坚持党建引领,分区域分类型探索创建路径,以点上突破带动面上整体提升,汇聚合力推进乡村振兴的磅礴力量。可以依托党校与各村党群服务中心,围绕基层党建、社会治理、矛盾调解、环境治理、安全生产等主题,对村“两委”干部、网格员等开展业务相关培训,努力打造“本领过硬”的基层治理队伍,充实基层网格力量做好“党建+”赋能乡村振兴这篇文章。

      二要以文塑旅,丰富乡村振兴内涵。在乡村全面振兴的大潮中,文化与旅游已经成为密不可分的两个部分,“以文塑旅”意味着在旅游开发中,应深入挖掘和利用当地的文化资源,将乡村的文化资源转化并融入旅游产品和服务中。江苏省首批特色田园乡村徐家院规划以“渔樵耕读”为院落主题,以“耕读传家”和乡村书院为文化传承,深度整合了村内现有的历史人文资源,围绕村史文化、新乡贤文化、民俗文化、农艺文化、邻里文化等五个方面,把历史文化融入到了乡村空间建设和乡风文明养成的大环境中。在实际工作中,不仅要改变村庄环境面貌,为老百姓致富提供机遇,还应将生产、生态、生活相融合,可以通过建立文化资源数据库,对乡村文化进行深入的研究和解读,提炼出具有代表性和吸引力的文化元素,丰富示范村建设的内涵,为村民的生活环境、家庭经济水平带来新的变化。

      三要村企互联,走好乡村振兴共赢路。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所在,近年来,铭传乡紧紧围绕“党建引领、以企带村、以村促企、村企共赢”的发展思路,通过组织共融、资源共融、机制共融,着力构建“党建搭台、村企抱团、群众共赢”的发展格局,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新动能。农村党建工作中,可以通过推动共建党组织积极发挥资源优势,不断提升村集体的“造血”功能,如发动企业党员代表及乡贤积极参与乡村治理、绿美建设、村企共建,建立新型帮扶关系,实现村企优势互补、互惠互利和合作共赢。此外,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强农业、美农村、富农民的重要举措,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可以加大农村集体资源整合力度,依托农村产权流转交易系统,在依法、自愿、有偿、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框架下,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让土地增值,为乡村振兴提供产业保障。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