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亲子教育分享】
一、二年级拼音/朗读/习惯
一二年级是以拼音字词句子为主,在这个阶段,主要要养成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认真听讲、整洁书写、按时完成作业、培养孩子阅读的习惯等。
在这个阶段,培养孩子一个能力,就是:朗读,鼓励孩子大声得朗读课文,能带有感情朗读更好。朗读对培养孩子的阅读速度、理解能力、语感都非常有好处。
一二年级不要太看重孩子的成绩,因为孩子的智力发展水平不一致,只要孩子的学习习惯养好了,随着时间的发展,会越来越轻松自信。
不建议在这个阶段给孩子太大的语文学习压力。
三、四年级写作、阅读
小学三、四年级,根据孩子自身的年龄特征和认知能力的发展,是孩子整个阅读写作能力的重要奠定期。这一时期孩子对语文学习的态度,将直接决定孩子将会更加亲近或远离语文学科。
这一阶段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让孩子不怕写作文,觉得自己的作文写得还不错,甚至是喜欢写作文,这将对他今后的语文学习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需要做到的:
01、这个时期是孩子的记忆力最好的时候。让孩子多背古诗名句,不要把时间浪费在背诵所谓的“好词好句”上。
02、三、四年级最应着重和优先解决的问题是写作,而不是阅读。不要让孩子跟着模板式的写作老师学作文,得不偿失。不要着急三、四年级解决阅读丢分问题,那样只会事倍功半。
03、这个阶段注意帮助孩子形成良好的思维方式、培养美好健康的情感与心理认知、完善和提升学生的自身人格。
五、六年级综合能力
这个阶段的孩子,家长不应该再把他们当小孩子看,作为家长,要转变角色,学会和孩子分享一些生活中的问题和话题,你将发现他们会给出非常积极的回应。
01、阅读能力方面,这个阶段应重在提高孩子的概括能力、理解和表述能力,同时要兼顾对抒情.性.散文、说明文阅读题的练习。不要把时间浪费在做同步练习题和训练字、词、拼音的阅读题上。
02、五六年级的作文学习,重点在于解决主题鲜明(最好略带深刻)、立意新颖、重点突出、语言生动等问题。在作文学习过程中,建议孩子适当参加一些征文比赛活动,通常有利于提高孩子的学习积极.性.。
03、除了孩子能学好写作外,我们无法忘记小升初面试时的考题,其实是在考孩子的现场口头作文能力,因此作文课堂训练除了以写为主,听和说的训练也是绝对不可以缺少的。
04、这个阶段,只要时间允许,仍可让孩子适当多背多记一些古诗文和现代经典文章。但提醒一点,作文书不要多看,看一本还行,多了并无益处,不建议孩子背诵现代文优美句子。
3
#林含键带你学精力管理#085
美国海军两分钟入睡法
第一步,脸朝上躺平,放松脸部肌肉,包括舌头,下巴以及脸部周围的肌肉,把眉头放松,感觉眉头完全是舒展开的。
第2步,把肩膀尽可能降低,延展,释放肩部压力,接着放松上手臂和下手臂,如果找不到感觉,那就先用力,然后放松,从手臂,手掌到手指。
第3步,呼气,放松胸腔,再吸气,让肺部充满空气,即深呼吸,放松身体。
第4步,放松双腿,从大腿开始放松,感觉压力的释放,然后再到小腿,再到脚趾。
第5步,清空思绪,想象舒适的画面,躺在独木舟漂泊于湖面中或者睡在天鹅绒的吊床上,或者跟自己说,放空,放空,放空。
4
孤独感来自人际关系中的排斥和疏远,而不是一个人的独处时光。与任何人断决关系的个体不存在发生,痛苦是关系的信使,为你捎来信息,请试着用温暖而绵绵的语言回复;烦恼是关系的纽带,落地可生花。
我们会因为惧怕人际关系而讨厌自己,通过讨厌自己的途径而达到回避人际关系的目的。这着实行不通,还是个恶性循环越讨厌自己,人际关系越差,更讨厌、更差...
如果你一天只说一句祈祷,请说“谢谢你”!因为你,看见我
——鲁米
三月共读《被讨厌的勇气》阿德勒
5
《阿拉伯人和骆驼》的故事:在一个寒冬的夜晚,有位阿拉伯人正坐在自己的帐篷里,只见门帘被轻轻地撩起,他的那头骆驼在外面朝帐篷里看。
阿拉伯人很和蔼地问它:“你有什么事吗?”
骆驼说:“主人啊,我冻坏了。恳求你让我把头伸到帐篷里来吧。”
大方的阿拉伯人说:“没问题。”
骆驼就把它的头伸到帐篷里来了。过了不久,骆驼又恳求道:“能让我把脖子也伸进来吗?”阿拉伯人也答应了。骆驼于是把脖子也伸进了帐篷。它的身体在外面,把头很不舒服地摇来摇去,很快它又说:“这样站着身体很不舒服,让我把前腿放到帐篷里来,也就只占用一小块地方。”
阿拉伯人说:“那你就把你的前腿也放进来吧。”这回阿拉伯人自己就挪动了一下身子,腾出了一点地方,因为帐篷太小了。
骆驼接着又说话了:“其实我这样站着,打开了帐篷的门,反而害得我们俩都受冻。我可不可以整个站到里面来呢?”
主人保护骆驼就好像保护自己一样,说:“好吧,那你就整个站到里面来吧。”可是帐篷实在是小得可怜,他们两个是挤不下的。骆驼进来的时候说:“我想这帐篷是住不下我们两个的,你身材比较小,你最好站到外面去。这样这个帐篷我就可以住得下了。”
骆驼说着推了主人一下,阿拉伯人忙不迭地走到了帐篷外面。
6
店里的招牌是红烧肉,而你是一盘花生米,大家都来店里吃饭,点了红烧肉,也点了花生米,你要认清自己。要搞清楚,人们始终是奔着红烧肉来的,而不是花生米,你有自己的价值,但撑不起一桌菜。——郭德纲
7
有一种朋友不在生活里,却在生命里,有一种陪伴不在身边,却在心间,不曾牵手,却真实拥有,不曾谋面,却铭记于心,你认为快乐的,就去寻找,你认为值得的,就去守候,你认为幸福的,就去珍惜,互爱一生,情守一世。
8
人生如戏,戏如人生。台下你望,台上我做,想象你想做的戏。戏里是你,戏外是我,恨台上卿卿或台下我我,不是我和你!一种相思,两段苦恋,半生说不完;唯有在年月深渊,望明月远远,想象你幽怨。俗尘渺渺,天意茫茫,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却是误会一场……
9
我知道,每天的朝阳,都是新的,日子,再平淡也不会重复,时光辗转中,我用心,将日子,过的活色生香,唯留影子,陪我看月光,用一些婉约的句子,将过往在时光中隐藏,是谁说过,这世上,所有的遇见,都是久别重逢,为何你我,只修得前世,却无今生。你说,我们相见恨晚,我说,你为爱不够勇敢,为何我拼了命地把你来想,你却拼了命地把我来忘,为何你越想把爱抽离,我却陷在爱的深渊……。
有人说,爱上一座城,是因为城中住着某个人。我想,痴迷上一个故事,那是因为故事中深藏着一个自己。固守着一座城池,是因为城池中缱绻着一段美好。是谁曾说过,时光不老,我们不散,可为何一个转身便再也寻不见你熟悉的身影?是谁曾说过,你若安好,我便晴天,可为何一次别离便再也看不见你归来的路途?又是谁曾说过,你若精彩,蝴蝶自来,老天自有安排,可为何一入红尘便再也找不到你心中的淡然?又是谁曾说过,你若不离,我便不弃,可为何一次远离便断了想念?是否,是我在你的心上划了一道伤,让你爱了一季的深情从此远离?还是你在我的流年里砌了一道墙,隔开了我倾了一生的情,从此绝了爱?亦或是我终是了悟,青春从来没有一种名字叫永恒?痴痴的想念,换来离谱的敷衍,华丽的转身,泪早已倾城……
10
一名想加薪的员工对老板说“我有25年的经验”,而老板回应他的是:“你没有25年的经验,你只是同一个经验用了25年。”
11
培根谈到做学问的比喻,相当生动。他说:“向来研究科学的人只有两种,一种偏重经验,一种偏重理性。偏重经验的人像蚂蚁一样,只知道搜集资料来使用;重视理性的人,像蜘蛛一样,由自己内在把网子造出来。但是,做学问应该像蜜蜂一样,取中间的道路,由花里面采集材料,再以自己的力量来改变、消化这些材料。他说“知识就是力量”,原本的说法是:“人的知识与人的力量合而为一,只要不知道原因,就不可能产生结果,你必须对原因有所认识,才能够透过你的力量产生结果,才能算是有力量。”
12
用户斜阳问:有三点体会:第一,实践出真知;第二,模仿久了就会改变自己;第三,放在长期来看,一切看法都是错的。
13
心理学的电影《完美陌生人》,
这部电影讲的是7个好友在聚会上公开手机讯息而引发的一场信任灾难的故事。
当听到女儿的心声后,这位父亲做了3件事情。
第一是传递价值观,父亲告诉女儿,这是一个很重大的决定,不能因为害怕而妥协,需要遵从内心的意愿。
第二是信任,我想没有父母会不担心自己的孩子过早发生关系,这位父亲听到这个消息的第一个反应也是沉默的,但他还是相信自己的女儿有能力处理好这件事情。
第三是尊重,父亲通过把选择权还给女儿,由女儿来做决定,让女儿感受到他的尊重,并教导女儿要尊重自己内心的感受。
人的潜意识不会讲道理,潜意识不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它只知道这样做是安全,还是不安全。
如果孩子觉得把一番话说出来,你肯定会责备TA,潜意识就会让TA产生恐惧,恐惧会使TA保持沉默,因为沉默会比说出来更安全,能够让TA避免责备。
没有尊重理解,只有指责和否定,只会让孩子崩溃,把TA越推越远,直至对你关上心门。
14
孩子性格偏内向,提取能量的方式和外向父母不一样,或者到了敏感期了。
[拥抱]先让他出去走走,不要求主动喊人,有意或无意制造一些小成功体验。
[捂脸]最重要的是,妈妈一定要打心底里接纳孩子的全部,耐心多一点,直接关系到孩子是否受欢迎。
关于材质,有的人是名花之质,有人是良木之材。曾国藩是后者,所以也不能说材质低下。而且,小偷背书的典故,应该是后人为了增强故事感染力而杜撰的。就像以前很多宣传,说爱因斯坦小时候如何愚笨——非此不足以增强故事的张力,但后来有人说出真相,他小时候学习成绩很不错。
15
胸怀是委屈撑出来的;烦恼是自己想出来的;痛苦是与人比出来的;疾病是恶习造出来的;心态是经历炼出来的;快乐是知足养出来的;健康是活动练出来的。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解脱才更自在,放下自然轻松。
16
【心理学问题解析】20190313为什么男人要维护婚姻传统?
段子里的 “中国女人四不幸”:
当妈式择偶
保姆式妻子
丧偶式育儿
守寡式婚姻
中国女人已经大步进入现代文明,可有些男人依然活在大清。
在人本思想的照耀下,个体正取代家庭,成为社会组成的最小单元。
而以父亲为核心的传统家庭模式,也正处于不可挽回的崩溃当中。那前方是什么?
是男女更加平等,是婚姻的多元可能。
压在中国女人,其实也是中国男人身上的束缚,正一一被解开。比如,公共场合穿比基尼、做一个事业有成内心强大的女王(对男人而言,貌似做一个哭哭啼啼的男子也渐渐可以)。
去年有篇文章很火,《在我们有生之年一定能看到现有婚姻制度的瓦解》,它的作者郑轶说过一句话。结婚应该是一种选择,不是一种必须。
如果婚姻真的解体,未来会走向哪里?从文艺作品中,我们可窥一二
比如,在法国电影《生活的奇迹》里,职业妇女佐埃,历经两次失败婚姻,孕有五个孩子。三个男人都有她房间的钥匙,起初争执,后来成了朋友,和佐埃和孩子们和谐相处。
比如最近英国有本新书《未来的性》里,婚姻消失,男女生子,靠着精子库卵子库,自给自足。为了照顾孩子,成年人同居,相互照应。
总结下来就是:和认识的人做爱,和不认识的人生孩子;和不住一起的人翻云覆雨,却和住在一起的人相敬如宾。
可以确定的一点是,变化终将来临,而且是朝着人性解放的方向一路演进。
对那些抱着传统、不容改变、大动肝火的人,我想劝一句:连地球都有流浪的一天,你又何必那么强功率、那么高气焰?你又不是行星发动机。
波伏娃在《第二性》中写道:一个女人如何独立自由的存在于世,不依附男人,不依附爱情,我想她的一生是最好的回答。
现实是,绝大多数女性被自我、传统认知束缚,没法抛开外界的声音、焦虑不安、不自信、不敢表达自己的观点,一生活得战战兢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