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人生》系列之十五——我的继续学历教育

我国改革开放后,百业待兴,人才奇缺。为改变教育落后状况,1979年开始,国家除了全日制教育招生外,开始创办广播电视大学,为更多有志于继续学习的同志开辟新的途径,加大各类人才培养力度。在新的形势下,重视知识、重视学习高潮叠起,参加学习、提高文凭成为当时绝大多数年轻人追求的重要目标和一种时尚。越来越多的单位也把是否具备大专以上文化程度作为衡量干部提拔重用的重要依据,我所在单位还作为硬杠杆来要求,即没有达到这个水准,就意味着将来不可能有进步的空间,等于“一剑封喉”,没有退路。在这样的客观背景和硬约束下,我作为一名中专毕业生感到了从未有过的巨大压力。为了与时俱进,经过反复思考,决定迎难而上,不能畏缩,努力做到边工作边学习,不断提高自身文化知识和业务水平,补齐知识短板,于是我就开始了漫长的自学考试历程。先后经历4个阶段,3次刷新文凭,文化程度从中专提升到了研究生水平。

第一阶段(1983-1986年),参加夜校自选科目学习。

1983年下半年以后,我工作相对稳定,以在单位上班为主,不再驻点调查工作,同时自己又是单身,每逢假日和晚上都有很多空闲时间,在当时读书热的感召下,产生了参加夜校学习的念头,想利用这个机会,对自己的基础知识进行补缺补漏。虽然单位没有要求,但可丰富知识又可充实自己,于是,我同其他众多年轻人一样,参与到夜校学习之中。我找了一所邻近单位的学校,报名参加语文、历史、地理、英语等不同科目的面授学习。上课时间一般定在晚上7-9点,由于工作下班距上课时间很短,离单位又有一段路程,因此每晚赶到学校上课都显得很紧张。由于社会崇尚学习,参加夜校学习的年轻人特别多,每当夜幕降临,各小学、中学校园都是灯火通明,热闹非凡,各教室坐满了成人学员。因大家都是骑单车来上课,每当临近上课或下课后,马路上见到最多的就是怱怱赶路的如流水般的夜校学员,也成为那个年代的一个街景和特定现象。

这个阶段的学习,课程是自选的,没有作业没有考试,带有补习性质,无文凭无关,因此也没有思想负担,显得轻松快乐。虽然压缩了我的空闲时间,但过得比较充实,能满足自身对学习的渴望,也会提升工作自信。

第二阶段(1987-1989年),参加厦门大学大专自学考试学习。

1987年,厦门大学国内函授高等学历教育开办引起了我的关注,当年9月,我毅然决定报名参加了厦门大学党政干部基础科专业自学考试(大专)学习,1989年12月完成全部科目的学习,并通过各科考试成绩合格,按时毕业,文凭从中专提升到了大专。

这次参加自学考试的学习,不需要入学测试,只要按照学校计划,逐科通过闭卷考试合格即可。在2年多的自学过程中,为了不影响工作和节省费用,我从未参加过课外辅导,未得到过任何老师的指导帮助,自行购书,自己安排时间自学,因此,学起来会碰到不少困难。不仅要处理好工学矛盾,还要克服书本上的疑难点。为了更快更好地记住课本中的基本内容和重点要点,除出差和白天上班外,把其余时间基本上都用在学习上。靠着自己的恒心和毅力,一个章节一个章节地看和梳理,一本书一本书地啃和记忆,一个科目一个科目的应考和通过,最后,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心想事成,如期毕业了。

经过自学考试的辛勤历练,明显感到自己的自学能力有显著的长进,学习力和理解力都有很大的提高,对如何自学、理解和掌握书本中的重点要点内容积累了一定经验,对我工作也起到了很好的促进作用。

第三阶段(1995-1997年),参加中央学校本科函授学习。

大专毕业后相隔5年,工作有点起色,业务也比较得心应手,可以腾出一些时间来学习,经单位同意,于1994年底我报名参加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经济管理专业(本科)的入学测试,因成绩有上录取线,于1995年8月被正式录取。

函授学习是由中央党校函授学院统筹安排、省委党校具体负责日常管理与工作落实。按照全国统一的要求,上课时间原则上安排在周末进行,采取走读形式,不住校、不脱产。日常要完成规定作业,每学期期末对必读科目实行闭卷测试,选学科目开卷考试。经过2年多的努力,学完了全部规定课程,并经测试全部通过,于1997年12月顺利毕业,文凭从大专提升到大学本科。

此次参加函授学习的同班同学,共有110多名,均为中共党员,这也是报名参加学习的必备条件。他们均来自福州地区的不同职业和岗位,但来自福州城区的为多数。由于走读学习,同学间深入交流很少,加上规模偏大,到毕业时同学还没有认全。本小组有20多位同学,一年也会由组长召集聚餐1次,但交流有限,能保持长期联系并常有来往的仅很少的几位。尽管如此,那段学习经历还是印象深刻、难以忘怀的。

第四阶段(2002-2005年),参加中央党校研究生函授学习。

本科毕业后又过了近5年,这时工作有了一些成效,也有了一定职务,强烈的进取心又激起我再去进一步深造的想法。经单位同意和家人的支持下,于2002年初,我又报名参加了中央党校研究生院在职研究生经济管理专业招生考试。

招生还比较严格规范,需经规定科目闭卷测试,加上有名额限制,要考上存在一定难度。我还算幸运,考试总成绩上了录取线,于当年5月被正式录取。这年全省本专业只招一个班,共有56名学员。

根据全国统一要求,每学期要集中2次面授,每次9天左右。日常学员在工作中要挤时间完成规定作业,每学期期末对必读科目实行闭卷测试,选学科目以调研报告的方式提交书面材料。对面授出勤率、开闭卷测试成绩、调研报告提交情况等按不同学分累积计算,学分达不到要求的不能毕业。为了保证教学质量,中央党校每学期都会组织人员对学员作业、考试卷、调研报告、面授出勤率情况进行一定比例的抽查,如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并督促整改落实。同时还规定,对全班5%学习成绩居后的同学不能按时毕业,于是我班有3位同学需要补考推迟半年才准以毕业。经过3年的刻苦学习,我顺利通过了所有应学课程,各科成绩优良,毕业论文被评为全班仅有的3篇优秀论文之一,于1997年12月顺利毕业,文凭从大学本科提升到研究生,也成为我一生中的最高学历。

我班以男同学居多,女同学仅为9人。他们均为中共党员和具有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有2位分别来之税务和银行部门的同学已到了厅局级职务。之所以他们均为中共党员和副处级以上领导职务,是由招生条件决定的。他们来自全省不同地域和行业,都是不同岗位的好学上进的代表。由于他们都是经过多年的实践磨练,正处于年富力强、事业上升期,因此,学习愿望很强,工作、交友积极主动。加上班级规模适中,同学间交流较多,尤其是同组的同学,交流更加频繁,相互印象更深。毕业后,经过多年发展,大家都有明显进步。据不完全统计,到目前为止,已有19位同学先后走上厅级岗位,有2位同学到国家部委工作。随着时间的推移,年岁大些的同学已开始陆续退休,在位的也在不断减少了。

四个阶段的学习与自学考试,是处在我人生最重要的黄金时期,持续时间之长,伴随我一路前行。每一阶段的学习,如同上一个个台阶,需要努力和付出。每一次毕业,如同收获丰收果实,令我激动而欣慰。它印证了我人生中的一段重要经历,也折射出时代的变迁过程。如果说,第一阶段的夜校学习只是满足我的学习欲望,那么,自学考试带给我的不仅是知识和文凭,更多的是一种素质提高、人生感悟、思想升华和在不断奋斗前行中的无限遐想。长期的不断深造,既收获了知识,也收获了做人做事的本领和自身的发展进步。过程虽然有些漫长和艰辛,做到学习与工作两不误,在学中干干中学,不少人会感到畏难而止步不前,但事物都有两面性,有得有失,没有付出怎有收获?也正印验了《警世贤文》中的名句“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学习使人进步,不学就会退步。只有吃了苦中苦,才能做人上人。这是古人的经验传承,也是做人做事必须知道的基本道理。这是我人生中的一段宝贵经历,也成为我没有虚度年华而感到自豪的重要精神财富和力量源泉。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前言 Google Play应用市场对于应用的targetSdkVersion有了更为严格的要求。从 2018 年...
    申国骏阅读 64,832评论 15 98
  • 《来,我们说说孤独》 1·他们都在写孤独 一个诗人 如果 不说说 内心的孤独 不将孤独 写进诗里 是不是很掉价呢 ...
    听太阳升起阅读 9,848评论 1 7
  • 自幼贫民窟长大的女子,侥幸多念了两本书,枉以为可以与人平起平坐。可是人生从来都是接力赛,我们却天真的当成了百米冲刺...
    Leeanran阅读 11,029评论 1 5
  • 云舒老师,姓甚名谁,男的女的,多大岁数,这些我全然不知。之所以要写写云舒老师,完全是因为他写的文章,如一个巨大的磁...
    数豆者m阅读 7,013评论 6 9
  • """1.个性化消息: 将用户的姓名存到一个变量中,并向该用户显示一条消息。显示的消息应非常简单,如“Hello ...
    她即我命阅读 8,519评论 0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