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ay14】今天我们来阅读一本有关中医的书。p1-p49
阴阳和五行
为什么学习中医,需要学习阴阳和五行呢?因为学阴阳就像学语文要先认字一样,是基础。学五行是为了知道自己缺什么。
阴阳的应用
001 阴阳偏盛
阴盛则寒。阴偏盛,则会出现面白形寒,脘腹冷痛,泻下清稀,舌质淡红苔白,脉沉实或者沉紧等实寒证表现。
阳盛则热。阳偏盛,则会出现高热,烦躁,面赤,脉数等实热表现。
当我们的身体在对抗阴阳偏盛的状态时,正常的阴气或阳气会受到一定的损耗。所以,在治病的时候,中医常会在清热时滋阴,在除寒时温阳。
002 阴阳偏虚
阳虚:阳代表温暖,当阳虚时,身体会出现很多寒证,表现为阴偏盛假象。症状,面色苍白、畏寒肢冷、神疲倦卧、自汗、脉微等虚寒证。
阴虚:阴代表凉润,当阴虚时身体会出现很多热证,表现为阳偏盛假象。症状,低热、潮热、盗汗、五心烦热、舌红苔少,脉细数等虚热证
如何判断虚实,一是脉,二是病程。脉象洪大有力,起病急,发展快的多为实证。脉象细弱无力,病程较长,发展缓慢多为虚证
003阴阳互损
阴阳皆虚会表现为身体整体功能下降,阴虚和阳虚的症状都有些,整个机体水平处于比较低的阶段
五行的应用
五行指的是木、火、土、金、水。它们之间的关系即相生也相克
五行相生的次序: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生我”为母, “我生”者为子。
五行相克的次序: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克我”为“所不胜”,“我克”为“所胜”。
母病及子,指五行中的某一行生病了,连累了子行,导致子行也出现病症。子病及母,指五行中某一行生病了,影响到了母行,导致母行也出现异常。不管谁生病了,都会影响到另一行。因此生病的时候我们要整体辨证,不能头痛医头,脚痛医脚。说不定是它的子行或者母行先病,牵连了它。在治疗时,要一并论治。
今天我们先学习到这,中医博大精深,我们掌握了基础,以一敌万,让自己可以成为一个好的家庭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