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了近4个小时,看完了《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的原著,看的时候很揪心,因为里面的孩子所生长的家庭,同时也在不断地反思,反思自己所在的原生家庭,反思自己目前对孩子的教育方式。
整体而言,这本书没有去完全否定父母,书中除了孩子的角度,还会有母亲的角度,会很平衡地看到了孩子的想法、父母的出发点,同时也有作者作为补习老师的角度。没有全盘否定父母,因为所有的行动都出于爱,父母缺少的是对过去自己的关怀、与过去的自己和父母和解,所以也因为过去的不甘、恐惧和对未来的担心,走下了一步一步错棋。孩子即使不需要多一方,就能成为夹心饼,因为夹在两边的一边是父母的期待和爱,另一边是对自由、自我的发展的渴望。书中给了我一些反思:
一、我已成年,我有足够的能力去跟过去的自己和解,我也有足够的能力看见妈妈每一次责备背后的渴望。从儿子出生后,我常常为自己莫名其妙生发出来的烦躁、暴躁情绪而感到懊恼,经过几次学习我发现这是源于我和母亲关系没有得到很好地处理。从2018年开始,我会在过年的时候给我爱的人写一封信,第一年的主题是感恩,第二年的主题是高光时刻。我期待通过这么一个举止能让我爱的人收到我对他们的爱与认可。去年11月,我参加了萨提亚的课程,也开始了处理自己和母亲的关系。这过程很艰难,因为身体似乎已经植入了自动反应的模式,每当她急切的声音、唠叨的声音响起,我就会感受到身体变得僵硬、耳鸣、头脑变得紧绷,心里一直重复着一句“好了好了,够了够了”,似乎从身体上就抗拒和母亲的沟通,一切进入到我心里的都是妈妈对我的不认可。我很难去看到妈妈的情绪、期待和渴望,说实在当下,我连自己的情绪、期待和渴望都非常难觉知到。从小,别人看到的是我的妈妈全心全意对我和我妹妹的照顾,看到她的和善、慈爱、照顾周到、无微不至,当然妈妈也是这么看的。就像书中,那些专注地爱着孩子的父母,一切为了孩子,一切为了孩子的未来。我和我的妹妹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我们很希望妈妈有自己的兴趣爱好,有自己的交友圈,然而似乎一切都不容易。我想,我无法改变她如何过她的生活,但我需要努力的是先照顾好自己的情绪,我也相信我有足够的能力和过去的自己和解,我也会和妈妈和解的,“只是不是现在”。
二、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是独立的个体;你的父母也不是你的父母,他们也是独立的个体。孩子不是自己生命的延续,孩子也不是自己未完成的愿望的继承者,我们虽为人父母,我们有我们的责任和义务,但不代表我们可以有绝对的权利去干预孩子的一切,也不代表我们只能围绕孩子而转,我们也应该有自己的生活。当我们能更好看到我们是一个家庭,但同时也是独立的个体的时候,我们会相信孩子有能力去面对和处理问题,我们会对孩子有更多的好奇,好奇孩子行为背后的原因,而非一下子就将他的行为与自己捆绑在一起,“他不乖,都是我不好不会教;他不乖就是在打我的脸”。孩子有困难的时候也可以和我们一起商量,但最终决定的是他们,我们会更好地去做出一些决定和选择。为什么别人家的孩子读书不好,但艺术能力很强时,我们能说“没关系,读书不是唯一的道路,艺术能力强也不错啊!”,而当我们的孩子是这种情况的时候,我们会说“艺术能当饭吃吗?你书都读不好,就不要去画画、学艺术!就是因为一天到晚画画,把自己的成绩搞垮的”。这是多么双重标准?起因不仅是这是我们的孩子,还有很多的期待、担心和恐惧;另外就是“别人家的都是好的”这个思维模式。突然想到一个很奇怪的也无解的一句话:“如果你不是我的孩子,我才不管你呢!我管你睡大街,我都是为了谁啊?”我想听到这句话的孩子,是无言以对的,反正我无话可说。
三、让每一段关系都有说话的空间,每一段关系都值得花时间聆听。作者在自己的补习老师的生涯中做了一个实验,就是每次补习上课都预留时间去倾听孩子,让孩子去说他们想说的,去表达他们想表达的,去关心他感兴趣的和正在经历的一切。所以,为什么作者能把这些故事写成这么一本书,我想是这个实验的成功,让作者更能倾听到孩子的心声,会更懂得孩子的需要。作者的实验也证明了,这个倾听的时间让孩子更愿意去学习,虽然有些案例是失败的,毕竟父母是孩子最重要的关系。很多父母到了孩子上三四年级开始就发现,孩子的心事已经不懂了,一个是因为进入青春期了,同时也因为孩子更关注的是同辈之间的交往。但倘若我们带着空杯的心,让孩子有表达的自由,也不强迫孩子非说不可,或者有更开放的态度,不急于去给孩子贴标签。我想孩子还是很愿意去跟我们谈谈他的一切的。每一个人都期待被倾听的,我想我的妈妈也一样,期待有一天我们都能彼此倾听,而非逃避或者顾左右而言他。
四、拥抱不确定性,提升不确定的耐受力。我们期待给孩子最好的一切,给他最好的安排,是源于我们对孩子未来的担忧,源于我们对未来未知的担忧,但其实世间唯一永恒不变的就是变化,当我们能坦然面对不确定性的时候,我们就会减少焦虑,焦虑少了,担心少了,恐惧少了,我们才能真正地、坦然的说一句“一切皆有可能”,那么控制欲就会少一点,自己和孩子也会更加轻松,亲子关系就更亲密了。我想这也是一种能力,当父母能如此,孩子也会在长大后无畏遇到挑战,更能在困难与挑战面前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去想办法。有一句话“不想做,就会有很多的理由;想要做,就会有更多的方法”,当父母用这种态度去面对孩子,人放松下来,就更能接纳孩子的一切,当一切都不是问题,孩子也会感受到父母不带目的的爱,孩子也会自己做得更好的;当孩子用这种态度去面对人生,那么我们何惧孩子没有一个美好的未来呢?
强烈推荐这本《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似乎是有电视剧的,但我想原著会更真实,读起来也会有更多的深思,毕竟电视剧表达的方式和书写是不一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