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艺术和设计

原文来自“艺术的天性”公众号


01

文化&文明遗产

Culture & Civilization Heritage


曾几何时  精华已尽

那些被学者、旅游局精心维护着的物品

勉强存放于并不等价的博物馆里

放射出过去文明的奄奄气息

它们是另一个时代的偶然残余

被世代叹赏、称颂

被无数的世俗的手修复着

若时间快进千年

什么是值得滋养后人的

那个时代的遗存

沉寂中 我期待着

时间无声的赠予

当年评选的世界遗产还是曾经的模样吗

《乞力马扎罗的雪》还在吗

德累斯顿的一座桥让它移除了世界遗产名录

经过自然和人类改造的世界

日积月累地变化着

在遗产上留下永久地痕迹

是毁灭还是新生

伟大的品牌

一定有展现其宏大叙事的博物馆、档案馆

这是对历史记忆的梳理

更是后人开拓的指南

一种在有迹可循中坚定前行的力量

光荣属于希腊

伟大属于罗马

1 《雅典学院》

2  包豪斯导师团

3  ???

有没有一种学科或媒介

可以站在通识的高度审视一切

自由出入任意领域

可左右 可中立

或赞美 或批评

我想艺术算一个

文学(语言)应该也是

一个震撼视觉

一个直击心灵

每种语言背后都有一种文化的隔膜 

抽象的文字符号正是破解文化的密码

这个世界不缺少作家,缺少设计师

-------------------

02

城市&建筑

City & Architecture



城市总是随着技术的发展而迭代

或许这种迭代出于科技的私欲

工业时代改变了小型的乡镇布局

让城市化迅速成为国际化的推手

互联网时代用新的基础设施淘汰工业时代的城市逻辑

智能设备大量铺设

推翻、重建,永不停歇地循环着

智慧城市只是顶层设计者的一厢情愿?

还是市井生活的真实需求?

一颗人类的智慧大脑最终属于谁呢

如果迟早移民火星

就在改造火星生态环境的同时

从零规划一个属于未来人类的智慧星球

伟大的建筑离不开业主与设计师的彼此成就

更离不开天然场域的独特性

这一点可遇而不可求

祖先的确强占了先机

从迁徙到定居

在合适的栖息地筑城造房

现代城市的扩张与复兴

多是靠建筑塑造场域

人的肉体终将离去

但建筑却可作为承载精神的新躯永存

甚至成为全人类的物质文化遗产与地球共存亡

建筑师执上帝之笔

对每一片土地深思而后行

地震从来不夺人性命 

建筑倒塌才是致死的原因 

这是建筑师的责任

——坂茂

当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房产时

人们总是迫不及待地用各种物品填充它

全屋定制、各种家私、随身家当一次置入

几万一平的空间承载的是什么?

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需求吗?

还要沿用往昔生活的经验吗?

国外的顶级室内设计师会跟踪业主生活一个月 

再去决定空间规划

一旦被填满

便失去其它生活方式的可能

失去新思考、新机会的可能

空间应该留给人

而不是物

-------------------

03

技艺&材料

Technology & Materials


大自然的Magic 6

经济法则下的创造

雪花、蜂巢、爱尔兰巨人堤

每个感官、肢体的极致发挥

视觉好,当画家

嗅觉好,当调香师

味觉好,当美食家

听觉好,当作曲家

触觉好,当雕塑家

手灵,当工匠

心灵,当作家

四肢发达,当运动员

身体协调,当舞蹈家

......

人之为人,天赋所赐

木头、石头、砖块

这些早期的建筑材料

总被人偷走挪用

而混凝土无人问津

我们创造了坚固

却也构筑了距离

大理石是矛盾的化身

坚硬却有可塑性

冰冷但细腻打磨后的质感让人温暖

不记得何时第一次看到《哀悼基督》

却一直记得那种感动

拜占庭的镶嵌画

最重要的工序是敲碎大理石

故意让每块大小、角度不同

整体呈现微妙的变化

-------------------

04

时尚

Fashion


眼睛和面部向外长着

我们永远看不到自己的脸

镜子里的映像会扭曲

自拍来的太容易

沉溺在滤镜的虚假影像中

认真的画一幅自画像吧

像照相术没有发明前

肖像画让陌生的自己变得清晰

反生理结构的高跟鞋

诠释了人的不平衡和矛盾本质

从无序-有序-无序的无限循环

时尚只想刺激你无限的欲望

却从不负责实现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