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享
2017年08月17日的古侯子阅读分享。
欢迎围观!有任何建议,欢迎留言评论。
1. 卖了82年,为什么养乐多每瓶只卖2.2元?
养乐多的创始人代田稔明白这个市场规律,他开创益生菌市场,却不与对手短刃相见。别人在开发新品,追求速度,无限度的扩充渠道时,他仍然坚持他的生产方式:一个瓶子,一支队伍,一个有限的市场。
在目前国内的商业环境中,我们看一家企业时,常常关注其速度,是快还是慢。
我们信奉的是「天下武功,唯快不破」。就连互联网思维里,也有一个「快」字。
以快打慢,是很多创业企业面对竞争的不二法门。
当然,也有些国内企业不信所谓的「快」,尝试着以静制动、以慢克快,似乎结局都不算太好。
比如,「慢公司」的典型之一豆瓣网,现在就处于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口碑有,但是效益嘛,不是一般的惨,关键是慢慢的被整个互联网世界给边缘化了。
但是养乐多还是成功了,它执拗一个道理:在浮躁的工业和信息化时代,专心琢磨一件事,打磨一个产品,做一个行业里的领袖。
专心、专注,这个是必须的。即使是快公司,也会提倡要专注。
昨天分享的有关聚美优品的报道,诸葛亮提到了聚美优品失败的原因之一就是不专注。
但是,在大家都专注的情况下,事情还不成,就不在于是否专注了。
当然,譬如养乐多这样,走的慢,依然可以走的好的,我相信其成功的法门一定不仅仅是专注,更不是速度,而是其他什么东西。
这个东西,是我们现在所没有看到的。
养乐多的长寿,就想多数日本百年企业一样,信奉后发优势和厚积薄发,这更是一种舍与得的智慧,蕴涵着知进知退、适可而止的辩证法,这对于大多数“捞一把就死”的中国企业而言是不具备的。产品走得慢,并不一定走不远。
走得慢,确实不一定走不远。从概率上讲,走不远的可能性也还蛮大的,尤其是在现代商业环境中,走的不快,就抢不到路上的资源,没有资源坚持走下去,就会很难很难。
凭借数十年不变的100毫升红色小瓶子,独特的“养乐多妈妈”配送队伍,以及日本企业我行我素、不疾不徐的工匠精神,让82岁的养乐多创造奇迹,百年企业梦也近在咫尺。
成功3年,崩盘3天。现今中国,十几二十年的品牌比比皆是,而百年积淀的品牌却屈指可数,做百年企业很美好,但大家却更愿意做一些“现实”的事,比如在互联网上炒P2P和比特币,在现实中透支几十年去炒房,击鼓传花,不在楼市就在股市。
每个人都想赚快钱,都想透支变现,都想活在当下,这就是中国的商业环境。
我认为,未必是大家「都想活在当下」,而是中国的商业环境目前处于剧烈变革的时候,不确定性太大,谁也不知道一家公司明年是否一定能活下来,因此现在能赚钱就尽可能的赚钱。
这个活下来,不在于公司本身的能力,还有很多外在的因素,比如政治环境、经济形势、潮流趋势等。
想要沉下心来,规避掉所有外在的影响,需要有足够强大的心理,以及足够强大的实力才行。
而即使如百度这样很赚钱的企业,现在也一片颓势,可能说被干掉就被干掉。百度尚且如此,其他企业敢说自己可以慢慢的发展,一定能坚持到取得成功的那一刻?
2. 落魄的CEO、失算的投资人 还有成功的CMO 这是你看不到的共享经济内幕
在「共享」被妖魔化的过程中,确实有一些真正冲在前面,有希望找到商业逻辑的公司:滴滴、摩拜、街电等等。
可在他们的阴影之下,因为各种各样的欲望和想法,寄生着大量莫名其妙的共享项目。有营销驱动的、有投资驱动的,也有职业的 ToVC 型「风口创业者」等等,前仆后继,乐此不疲。
共享经济确实很热。
究竟什么是共享经济?现在可能也没有一个大家公认的、学术化的定义。
也因此,各种妖魔化的共享经济层出不穷。
但有一点,现在共享经济的火热,意味着人们对于所有权看的不是那么那么重要了,看重的是使用权。
国内的很多共享经济,其实就是租赁经济的变种,跟国外的那种类似Airbnb的共享经济还是有本质的差别的。
当然,任何火热的地方,任何可以淘金的地方,就会有人玩一些其他东西,比如卖水。
很多营销专家,也看到的共享经济的火热,利用这个热点,做一些营销的操作。
所谓的「共享马扎」,其实就是一花了一点小钱做的影响推广吧。
你看,一下子就成了头条。
3. 和其正输了,最高法赢了,王老吉和加多宝需要反思
在共享一切的大环境下,“共享包装”横空出世。
这话说的很赞!
借用了当下「共享」经济的火热,最高法也与时俱进,让王老吉和加多宝玩一把「共享包装」。
所谓「共享包装」,是让这两家都可以用红色抱怨,也就是让这两家别在因为这么一点破事情,浪费国家的资源了。
这个故事,其实跟和其正没啥关系。
如果说有点关系的,就是人们常说的,老大和老二打架,结果把老三搞死了。
这么说还不形象,再换个说法——
亲爹跟养父打官司争夺儿子的抚养权,结果把邻居搞死了。
4. 补什么短板?卓越领导者根本不需要
这篇文章真心推荐大家好好的读一下,算是一本书的书评摘要,内容很值得大家学习。
核心观点有两个,其一是:
Zenger Folkman公司的创始人约翰·H·曾格和约瑟夫·R·福克曼所著的《卓越领导者》一书则告诉你,想成为卓越领导者,你最需要做的就是发展长板。你并不需要把所有短板补齐,你要做的就是发展你的优势。
想成为一名卓越领导者,并非意味着可以同时处理好30件不同的事情;而是指可以将四五件事情做到极其优秀。这项发现所带来的影响是革命性的。~
其二是:
“木桶原理”有一个条件,当那根短板太短了,短到装不住水,或是短到木桶都不能存在了,你才有必要去补充这根短板,这种短板叫做“致命缺陷”。这种“致命缺陷”出现时,才需要补这块短板。
我们传统的教育模式,教给我们的是:要提升自己,一定要弥补自己的缺点。
为什么呢?我们是应试教育。——这是个老梗。
应试教育,看的是总分。
你可以各科都不拔尖,但是每一科都还不错,总分加起来很高,这就好。
如果你偏科的话,某一些科目是满分,其他的科目都是零分,结果你的总分依然很低。
应试教育是按照总分的高低,来评价一个人的。
这是我们在上学时代,一直在接受的一种考核方式,进而形成了一种应对这类考核的思维模式。
但是,到了社会上,这种考核方式彻底发生了变化。
社会上的考核,看的不是总分,而是你的专业分。
在社会上,团队分工合作是基本的组织形态。
在这样的组织形态基础上,团队需要的往往不是什么都会但什么都不精通的所谓全才,需要的是团队所缺少的某一方面的专业人才。
专业人才,只要最基本的一些素质不是致命的,比如诚信、品行等,剩下的就是要专业技术过硬,你在专业领域有非常出色、非常锋利的能力,这就足够让你取得很好的成绩了。
在社会当中,作为个人也是如此。
一个人若想在茫茫人海中脱颖而出,一定是某一方面很锋利,锋利到让人很容易就记得住。
每一方面都还不错,但都不出彩,总分很高,但整体而言依旧是很平庸,这就很难成为卓越的人才了。
前两天,在听《好好说话》的往期节目,听到第二期蔡康永要加入好好说话。
蔡康永加入前,跟《好好说话》的团队做了沟通,他表示:在说话这个问题上,我不喜欢那些四平八稳的看法,怎么说都对,可是呢,又没有什么意思,我宁可有争议,也要避免平庸。
我们的教育,教给我们的学校思维就是整体性的平庸思维。我们一旦踏上了社会,我们需要抛弃这种思维,换成社会思维——专业性思维,要让我们的专业足够锋利、足够出彩!
5. 部分高铁票打折,低至6.8折
近有网友反映,部分高铁出现折扣票。比如,温州南至宁波的G7536次,二等座出现了66元的扣折票,比96元票价便宜了整整30元,相当于打了6.8折。中国铁路总公司表示,东南沿海高铁调价,票价将根据车次客流状况有涨有降。高铁“浮动票价”终于来了
这个消息,可能暗示着,铁路在尝试用市场手段影响人们的出行呢。
我想,这是个好现象,不敢说能够改变目前的铁路出行的现状,但至少可以做一定的调整,带来一定的影响。
铁路出行的市场化方面的尝试,最大的挑战在于春运。估计短时间内,应该不会在春运的时候,做市场化的「浮动票价」。
春运是个政治问题。
6. 请大家推荐Mac下的markdown写作工具
因为Ulysses的操蛋的收费模式,决定要换一款markdown的写作工具。
请大家给推荐推荐?非常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