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德鲁克说:“几百年后,当我们回看历史洪流中的当下这个时代,史学家们可能会发现,最重要的不是技术,不是因特网,也不是电子商务,而是人类的境况发生了史无前例的变化,这是历史上第一次,拥有选择的人的数量有了极大增长,而我们的社会却还未准完全准备好应对这一切。”
是的,物质的极大丰富,互联网的普及,给人们带来了更多的选择,而同时在这众多的选择中,人们也似乎是乱花渐欲迷人眼,反而看不到最重要的选择了。同时人们为了销售自己的产品或者观点,总会有意无意的告诉你,你值得拥有更多更好的东西?你可以搞定一切。然而,事实真的是这样的吗?不假思索的贪多求全只会让人精疲力尽,最终在各个方面都只能取得一点进步,不能取得长足的进步。这就是正在流行的非精要主义。而精要主义这本书给了我们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们重新来审视究竟该如何应对拥挤不堪的工作和生活。
作者在写作本书时,受到牛顿的启发,给自己创造了独立的空间和时间专门用来写作,每周五天,每天从早上五点半到下午一点,共八个小时,专门用来写作,不接打电话,不收发邮件,拒绝任何约会,这种专注,让他提前完成了写作,并更好的利用了剩余的时间。他就是一个精要主义的提出者,倡导者和践行者,因为精要主义改变了生活,从而也更加坚定的倡导精要主义,帮助更多人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
那么究竟什么是精要主义呢?精要主义就是对“更少,但更好”的不懈追求,并把这种追求当做行事的铁律。在精要主义看来,几乎一切都不重要,只有通过严格的筛选过滤,找到真正重要的事情,也就是对个人贡献峰值最大的事情,然后用尽全力,来大干一场。因为更多的努力并不意味着成功,只有专注于更少的事情,可能就是一件事,一件真正重要的事,一件愿意花一生的时间来做的这件事做好了,才更可能成功。
想要成为一个精要主义者,首先要精要主义者一样思考。拥抱选择。人之所以成为人就是因为人有选择的能力。我们可以选择自己想要东西,选择真正对我们有价值的事物,而不是什么都想要。如果自己不去选择怎样安排时间,那么就得服从别人的安排,如果自己不去选择相信什么,那么别人就会让你相信他们想让你相信的东西。
学会甄别。几乎一切都是噪声。反思自己每天的生活大部分时间都用在处理紧急但不重要的事情上,所谓人无远虑必有近忧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因为没有甄别出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事情,所以时间和精力就会被鸡毛蒜皮的小事占用,无法自拔。
懂得取舍。想清楚我要的究竟是什么。在上路之前,首先必须想清楚要去的地方,想要实现梦想,首先得想清楚梦想到底是什么。然后审视自己每天做的事情对实现梦想有没有帮助,如果没有,那么要勇敢的舍弃。想要有所得,就得有所舍,哪怕是一个很好的机会。放弃不易,但是鱼和熊掌不能兼得,想要实现梦想,就必须果断舍弃寻梦路上各种各样的诱惑。
拥有了精要主义者的思维还远远不够,要让精要主义落实到生活和工作中,让精要主义成为行事的铁律。第一步,过滤出有意义的少数和无意义的多数。精要主义者在做选择之前会把更多的时间用来探索,思考,审视所有可能的选项,而不是不加思考的努力去完成所有的选项,他们每一次的努力都是用在选择正确的,对自己贡献峰值最大的事情上。
从繁忙无绪的工作中抽身,每天给自己一段独立的时间,用来阅读和思考,能够帮助提升选择的能力。和自己的心灵对话,退一步,看清局势,帮助识别当下最重要的是什么。
第二步,排除无意义的多数。一旦识别出大多数没有意义的,对自己贡献峰值不大,对实现梦想没有帮助的事情,那么我们要勇敢的排除。学会优雅的说“不”,而不是让自己成为一个便利贴,任由别人来主导自己的生活。如果不想做什么,在一开始就要说不,而不是勉强为之,结果既不能让别人满意,自己还很憋屈。书中介绍了八种有效说“不”的方法,如果有需要可以来试用一下。记住我们要为自己而活,而不是为了讨好取悦别人而活。
第三步,执行,让有意义的少数做起来毫不费力。凡事都需要有一个缓冲的时间,完成比完美更重要。不要等到最后期限才开始准备,在接到任务的第一时间先做好最低可行性准备,如果要写一篇文章,那么第一时间就在纸上先写下题目和大概能想到的几句话。不要幻想等到把所有的事情考虑周全,所有的材料收集完成了在动笔,那样只会徒增压力和焦虑,结果也不尽人意。
关注点滴的进步,学会鼓励自己。有可能每天的进步并不会很明显,那么就给自己一个分解的计划,如果完成计划了就给自己画一个小星星,一个周都完成了得到了七个星,就可以换一个小礼物。这种直观量化进步的方法,会产生一种巨大的力量,鼓励自己更好的向着目标前进。
执行重要事务也可以熟能生巧,就像其他任何一种能力一样。通过每天重复的执行重要事务,就可以在脑子里建立起相应的连接,把重要事务变成生活的一种常规,而例行公事一样的执行重要事务,我们就无需再把有限的自律性一次又一次的做同样的决策。其实这也就是习惯的力量,把执行重要事务变成一种生活的习惯,那么执行起来就会变得更加容易,不那么做反而会不习惯。
我花了差不多三个周的时间,一字不差的读完了这本书,在梳理这些内容的时候,还是发现有很多内容没有在脑海留下深刻的印象,不得不重新打开书,又复习了一遍。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也可以说是一本工具书,在迷茫时,翻来看看该如何选择,在不知道如何拒绝时,翻来看看有没有更好的方法,在面对成长中的诱惑时,翻来看看,提醒自己只有 “更少,但更好”才能指引我们过上真正有意义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