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有多少人因为这部剧而被这座城所吸引—《东京爱情故事》,也不知道有多少人未曾看过这部剧,至少这部青春偶像剧伴随着我们的青春年少和成长的经历。
而今夜我终于坐着新干线来了,Tokyo,东京。
一下东京车站转乘市内电车(在日本所有的轨道交通一律唤做电车),就会被密集的人群,近乎奔跑的走路节奏,以及密如蛛网的发达的电车轨道交通网系统所震惊了,因为你明白这才是东京—世界第二大城市,也是亚洲首屈一指的第一大城市。虽然站内的台阶已经略显陈旧,但是曾经的青春和无数的脚步并未因时光流逝而褪色和消失。
从新宿到银座再到筑地,有趣的发现是:新宿是东京名闻遐迩的声色犬马之地,晚上的彻夜灯火酒绿代表了日本人在工作重压下的发泄和放纵;而繁华无比的银座则体现了日本商业的极致精神和高度发达;而筑地作为传统的海鲜市场则展现了日本民族中原生的血淋淋的一面,它记录了生食鱼类等海鲜的历史沿革和饮食文化习俗。
从情色文化到浪漫卡通再到生鱼片,这些不可思议的元素匪夷所思的组合成了日本文化。美食,美女,美好卡通故事和美丽都市,压抑与放纵,纯情和纵欲,这些矛盾完美的组合成日本的文化象征。
在东京,所有的商品和服务,以及这里的人们对于工作的认真负责,使得我不得不心生佩服和感叹,虽然笔者也是非常认真之人。我在其中一站电车站不确定要换乘的路线,而请教站内的一位英语不怎么OK的大叔级工作人员,他在确认我换乘的路线正确后,急忙跑开了,谁知回头又一路小跑回来,手里多了一张东京电车的换乘网,并在上面铅笔勾勒了我要换乘的两条线,用色笔圈化出来供我参考。这样的事例比比皆是,弄到最后,我也频频点头哈腰,口中称谢,成为习惯了。
这密如蛛网的东京地铁线路图,如果缺少了精细化管理和细致入微的服务精神,估计全世界除了德国人之外没有人能玩得转。
读过鲁迅先生的《藤野先生》一文的肯定记得上野公园,我如约而去了语文书提示的景点,那里也是中日交集和战争的印记之地。也是樱花烂漫之地,只可惜樱花如此美丽而短暂,我们去的时节已经没有了一片樱花。
上野也是云集了很多博物馆,包括国立西洋美术馆,国立博物馆和科技馆,囿于时间所限,只去了国立西洋美术馆和科技馆,两馆两种体验。
美术馆里寂静无声,大家都在静静的欣赏作品,不乏莫奈和罗丹之大家的佳作,看得出日本人对艺术和文化的尊重和景仰,以及观展时表现出的高度的礼仪和自律。
在科技馆工作人员提醒我们讲的是日语的电影,虽说是善意提醒我们观影时不要吃东西(我觉得有意无意是因为我们是中国人的样子,或许以前有国人干活吃东西的事的缘故),我回应她:“我们了解尊重规则,并且告知她我们来自上海。”此种感受甚是令人不悦……国人的素养和地位都需要提高啊!尤其是面对格外敏感的日本人。
整个东京的感觉是晚上夜生活很丰富和繁华,白天醒来较迟。一般十点左右,街上的行人并不多,直至下午和晚上开始拥挤热闹。另外餐馆和各种饮食的选择异常丰富,日料,面食,寿司,烤肉店,居酒屋……形式丰富多彩,不一而足……在百货商店,食物也精美丰富,品种和品质俱佳。
在各种商业场所和公共服务之地,服务态度和敬业精神令人瞩目和温暖亲切,日本人小而美,谦和礼仪的特质无处不可感受到。
我以为其他不论,整洁卫生,注重品质,礼仪谦和,人文的整体素质,服务的专注和专业精神是百余年来国人不比日本民族,至今为止仍是中国人虚心向日本人学习和借鉴的地方。
东京,匆匆几日,很难说就彻底了解了,但是浮光掠影的生活和旅行还是对东京这座巨大城市有所了解,期待着今后的再次旅行和深入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