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以创新特色消费场景释放消费动力的建议
消费是推动产业结构升级和优化,进一步增强国内经济循环的活力和动力。在主要发达经济体的经济结构中,消费贡献巨大。美国消费占GDP比例为68.2%、英国65%,日本为53%,而我国仅38.3%明显偏低。深圳作为打造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先锋,应该通过创新消费场景进一步挖掘消费潜能,释放消费动力。一是形成一批话题性消费热点。深圳在文化旅游方面具有良好基础,但现有使用价值不高。可以借鉴日本火爆的“铁道观光”项目,在蛇口、盐田、大鹏等滨海城区打造海景观光豪享列车,打造“豪华餐饮+艺术欣赏+沿海观光”的列车旅游经济。加强与港澳等周边城市旅游联动合作,打造“从深圳出发购世界”“经深邮”等豪华邮轮旅游品牌,形成“游-购-享”立体化邮轮经济。发挥全球低空产业集聚度最高的优势拓展低空消费场景,支持探索以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为主的空中摆渡、联程接驳、空中通勤等城市空中交通新业态,开发“空中游览—陆上音乐节—世界风情街”一站式“低空经济+文旅目的地”旅游消费目的地。二是引领全国宠物经济。近期全家首家宠物候机厅在深圳机场启用引发养宠圈热议。2023年我国养宠数量达近两亿只,宠物经济市场规模达2793亿元,历经疫情时期逆势上升,韧性十足。但市场假冒伪劣,标准不一等乱象频发。可以支持一批食品药品生产商、家电生产商和研发机构转型进军宠物食药与宠物家电行业,引领跟进国际标准,形成代表优质的“深圳名牌”。率先推进形成深圳“宠物医养中心”、“宠物医疗培训中心”、宠物医疗保险中心”,鼓励连锁宠物医疗机构吸纳招引全国顶尖兽医人才,形成养护—就医—保险全链条的宠物医养经济。三是抢抓港澳北上消费热潮。近期周末北上港澳居民已达到80万人,北上消费已成为了香港生活新常态,更是深圳消费经济发展的巨大机遇。可以推出“港人深圳消费地图”,组建“港澳明星点评队”在深圳打卡体验,借鉴米其林餐厅评级推出“圳选餐厅”、“圳品小店”,并在香港社交媒体广泛宣传,争取在香港本地媒体黄金时段播出专属“深圳推荐”广告、在港澳影视剧中赞助植入深圳产品,潜移默化提高对深圳产品认可程度。四是新造深圳城市品牌。对广大使用印欧语系的民众而言,“深圳”拼音读音具有相当难度和较低辨识度,对深圳城市品牌走向世界不利。可以借鉴日本索尼在1958年为推动全球销售而从“东京通信工业”更名为在任何国家发音都一样的“SONY”的创意之举,为深圳新起一个符合英语语言习惯和语系特点的“城市别名”,在深圳“出洋”的商品、服务、宣传中均采用新的城市别名,在国际互联网世界形成一定话题性,增强深圳城市品牌传播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