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远的邻居

打记事起,一直到上了初中,我家就这么一户邻居。

当时是住筒子楼,一个单元有六间房,住两家或三家。我家住东头,出单元门的时候就要路过周奶奶家。

周奶奶家有一位施爷爷,是她的老伴儿,他们还有两儿一女,从小我管他们的孩子叫姨和舅舅,一直没改过口,可能是那个年月,相处和睦的邻居们都在形式上攀攀亲。爸妈管两位老人叫姨和叔。

我非常喜欢周奶奶。她极瘦,永远是一脸笑容的对着我。其实不光是对我,她在家里似乎从来不发脾气,连说话都几乎没有大过声。她干活麻利,但并不是风风火火的那种,闲庭信步似的把一家人的生活起居料理得井井有条。

周奶奶在理发店工作,我最喜欢她给我剃头。那个年代也和现在一样,男孩差不多一个月就要去推一次头,电推子在头头嗡嗡驶过的感觉真是不舒服,怨不得孩子们都不爱剃头,甚至还会大哭一场。我是个痒痒肉极多的人,电推子到了耳朵后面时,半边身子从上麻到下;而且每每剃到最后,理发师们的收工动作都是将脖颈上的汗毛,用锃明瓦亮的长把儿剃刀唰唰两下刮去;每每那时,我总是会心生恐惧满头大汗。

但如果身边是周奶奶,情况就完全不是这样。

当一位极熟悉,极和蔼的老人来到你身边时,怕是做什么你都会接受吧。况且周奶奶是一边轻抚着我的头,一边还跟我聊上几句,然后不知不觉地开始剃我的头发。随着撮撮头发落地,还不时的夸我越来越帅了,这时候连电推子的嗡嗡声都似乎小了很多,不光麻痒难受全然消失,还多了些享受。

于是,周奶奶成了我“钦定”的理发师,非她不剃。如果她不当班,我一定是另选时间的,当然那个时候年纪太小,选时间的也只是爸妈,而且应该从无例外。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发生过这么一件事。

我是根本不记得这件事的,但这事无数次被父母提起。有一次去理发,周奶奶不在,也许是父母觉得我长大些了,不一定要认人才肯剃头,于是请另一位熟识的阿姨来剃;我虽然对这事已经毫无印象,但笃定当时是不情愿的。这位阿姨是东北人,做事利索,而且给小孩子剃头不用操心发型,每每又会被孩子父母称谢,所以是理发师们极爱做的事情。她愉快的过来,麻利的一把拿稳我的头,我当时立刻不愿意了,但还是忍了一小会儿,可能接下来她又做了什么让我很不舒服了,于是我开始闹腾,坚决不剃!父母没办法,只好等周奶奶上班。据说,当时半边的头发已经剃去,我顶着这个不等式的发型逛了半天大街的壮举,后来也常常为家中长辈谈起。年近五旬,每每理发时还能时时忆起周奶奶轻抚我头发的感觉。

施爷爷是一个脾气有些大的老人,爸妈说那是因为他的身体不太好。年轻时参加抗美援朝,埋伏在雪地里时间过长,具体几天我已不太记得,总之和很多战友一样落下肺部的毛病,不能受冷,更不能感冒,否则会严重到不能呼吸。冬天,施爷爷总是在一间小屋里,屋门挂上了厚厚的棉帘,里面架着火炉。炉子上常常放一只搪瓷盆,就是当时常用来吃饭的那种,盆底黑黑的,是烧得干涸的醋,满屋子都是醋味。后来我才知道,这是最方便实用的消毒方法。有时候会听见施爷爷在家里发脾气,声音大,语气硬。虽然面对我们小孩子他从来没有这样过,但当时听起来还是不免有些害怕,让我以为一定是发生了什么很不好的事情。于是从家里探出头去望望,只见周奶奶仍是带着平日里常见的微笑,慢条丝理的走进厨房,盛上一碗饭,又慢慢的走回餐桌,轻松的聊着家长里短。

我又大些时,施爷爷就很少出门了。偶尔见到,也一定是在晴暖的日子,多是穿着旧蓝的中山装,肩膀又宽又平,腰杆也直,只是腿有些许蜷曲,步伐缓慢,伴着些混浊的咳嗽声。周奶奶总是在旁边陪着,慢慢的走,碰到熟人,就或多或少的聊上几句,脸上依然是我最喜欢的那种笑容。施爷爷也微笑着向跟他打招呼的人点点头。两人的背影就在灿烂的阳光中慢慢的远去。

一年冬天,施爷爷去世了。爸妈在我的建议下,送了家中最好的一床毛毯。那时候施爷爷家的孙女已经快上中学了。晚饭后,爸妈在家里唏嘘着刚刚离去的老人,他正直,善良,只是脾气不好,身体又差,辛苦了周奶奶。好在儿女孝顺,尤其是孙女有出息。这个妹妹大约小我十岁,记忆中只有小时候聪颖可爱的形象了,后来一直也没见过。印象最深的就是她刚上学时,写作业总是用橡皮擦了又擦,为的是让每个字都写得端正好看,已经在上海读完博士了。她的父母文化都不高,可能是和善的家庭更能培养出有志向的孩子吧。

初一暑假时,我家搬去了离中学更近的地方,搬离了住了十几年的单位大院。但也时常回来,看看外婆和姨妈,也时常能见到周奶奶;她还是亲切地跟我说话,带着亲切的微笑。少年的我长得迅猛,身高早超出她一大截,于是,在寒暄时,她就用以前经常轻抚我头发的手,用力地拍拍我的肩膀。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自从新冠疫情以来,我都是自己给自己理发,这在美国不算什么难事儿。在Costco买一套理发工具,最多40块美元。去最...
    教堂山的王有财阅读 4,177评论 1 1
  • 恐惧是一种心理活动,其实每个人在不同的年龄都存在着一定程度的恐惧,都会惧怕一些事情,恐惧的对象可以是单一的...
    黑龙江冷月阅读 4,799评论 0 1
  • 二月二 农历二月二,天气转暖,男人们积蓄了一个正月的头发也到了理一理的时候了。因为整个正月是不能剃头的,说是会死舅...
    虞訸阅读 1,508评论 0 4
  • 今天是农历的二月初二,一大早天还没亮就有鞭炮响起来了,按照家乡的习俗,二月二还是个小节气呢。 比如今天是打囤的日子...
    123好好的123阅读 2,767评论 0 0
  • 一 小区门口开了家新理发店,店里就两个人。老板叫阿坤,负责理发;老婆阿梅打下手,帮客人洗头吹发,结账收钱。 “这小...
    卡西莫多的随从阅读 2,958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