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苏格拉底最著名的弟子,苏格拉底学派的中间人,古希腊素朴思辨哲理的集大成者。在古典时代到中世纪这的一千多年里,他的思想一直占据着主导地位,乃至到欧洲近代,其思想都在起着重要影响。可以说,没有柏拉图的西方哲学将会是另一个面貌。
而我们又可以说,没有苏格拉底的死,也就没有柏拉图的皇皇巨著。因为他的所有著作都可以看成是为他的老师苏格拉底的死进行的辩护。他几乎所有作品都在以苏格拉底为主角,展现一个哲学家思想的方方面面。他思索着苏格拉底留下的如何把握事物本质的难题,探究着哲学与政治的关系,解决哲学与政治的紧张。目的就是让苏格拉底这样的好人、哲人,能够不为他的城邦、他的同胞所害。所以,没有苏格拉底的死,就没有柏拉图的哲学大厦。但,无论苏格拉底之死,影响有多么的巨大,他终究还是被他深爱的同胞们处死了。以民主之名。
而这本书《斐多》,描绘苏格拉底受死当日与其门徒就生死、灵魂、智慧、快乐等问题进行讨论。其对西方文化影响之深远,几乎没有一本著作可以相比。
生死间有大恐怖。苏格拉底面对死亡的态度是淡然的。他死前的仪态符合着我们一直以来对哲人睿者的印象。淡然、超脱、对智慧的追求而忘却生死。但苏格拉底的淡然又和其他人是不一样的。
太宰治临死前“不要绝望,在此告辞”,这是真正的绝望;
“此心光明,亦复何言”这是完人王阳明死前无憾之言。
苏格拉底对生死的超脱却是因为他完全认为生与死是两种不同的生存形态。死亡只不过是灵魂脱离肉体的另一种生存。死亡不是生的终结,相反是对灵魂的解脱。灵魂在脱离肉体的束缚后反而能越加接近真理。追求真理需要的的是理性与思辨,而脱离了肉体的感官困扰,无疑对哲学家的苏格拉底而言是不错的选择。所以,苏格拉底坦然接受死亡,脱离凡间的痛苦,重新回到真理之神的怀抱。
对苏格拉底而言,肉体可能随着时间的流逝而丧失活力,但灵魂却是永世不朽的。这不是他感性的得出,而是思辨的论证。一切事物,都是从与它相反的东西里面生成的,两个相反的事物之间有两个彼此对称的转变过程;生与死是一个相反的事物,从生到死是一个确实存在的过程。所以,就一定会有一个与之对称的从死到生的过程,也就是重生。他继而又归谬论证了这一点:如果死亡过程没有一个与之对称的重生过程,那么宇宙的一切生命都将会消亡,而这是不可能的,因此必定有一个从死到生的过程。
面对这样的雄辩,我们在站在现代科学的认知来看,苏格拉底既正确又是不正确的。生与死确实是一个对称的过程。但这个过程中,自我的认知是不存在的,只是物质最小粒子之间的相互转化。而苏格拉底不正确是在于归谬论证的前提错误,即宇宙不会毁灭。在那时的希腊人眼中,宇宙是亘古存在的,也必将万世长存。
但根据热力学第二定律,我们可知道整个宇宙都存在这样一条铁律:
一个孤立的系统,其内部的混乱程度总是趋向于越来越无序的状态,即熵增定律。
简而言之,就是一个孤立封闭的系统,最终的结局就是完全无序。此时,宇宙处于一个完全均匀的热动平衡状态,不会发生任何变化,除非外界对系统提供新的能量。而对宇宙来说,不存在外界。因此,此时的宇宙已经死亡。
本该如此,“存在的都是要灭亡的”
之后苏格拉底用十分精彩的逻辑来论证灵魂的存在,灵魂的不朽。其中第四个论证——灵魂的本质论证最为拍案。
①一个事物的本质就意味着它不能接受与之相反的性质
②灵魂的本质就是赋予生命
③灵魂作为赋予生命的东西,就不能接受与生命相反的性质,也就是死亡。
④灵魂不会死亡,也就是不朽的。
这些论证,在哲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灵魂是最难把握的事物之一,因为它对感官来说是不可得见的。在柏拉图之前对灵魂不朽的描述更多的是文学的感性、神话的歌颂。是柏拉图第一次尝试用理性的方式来证明灵魂的不朽。
柏拉图对灵魂的不朽的概念,对死生的概念。与佛教的生死观在开始时是一样的。佛教也认为灵魂是不朽的。也赞同从死到生的重生概念,也就是轮回。但佛教更进一步的追问了这样一个问题。为什么灵魂转世后,人却有高低贵贱之分?是因为灵魂有高低贵贱之分。灵魂有高低,是因为灵魂中业报的多少。而业报来源于人在现世中的行为的善恶。要想重生后地位高贵,只能现世行善。这种朴素的生死观和因果关,对现世的伦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而柏拉图对灵魂和对生死的观念,并没有太多的涉及伦理的作用。
灵魂是否存在?灵魂是否不朽?躯体死后,灵魂是否又以另一个形式的我作为存在。我不能确认。但Life for experience !生为体验!我所追求的就是灵与肉的愉悦。如果没有肉体,我该如何去体验那些给我身心带来愉悦的感觉。这些感觉是性、是荣誉、是赞美是舒适。而死了,也就都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