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个懒人,做事拖沓,但是最近看自己写的东西意识到,脑中的逻辑并没有在我的文字中体现出来,我的文字随性,没有架构倒也显得粗糙。某人说的很对,每天写点东西才会让自己的文笔更好,也藉由这个机会整理一下内容,练练手也是极好的。
什么是文本,文本的概念不难理解,如果需要明确的解释百度百科或许比我说的更正式些。
我们生活中有许多文本,你看的书,你看的影片,你看的画,你听的广播等等都可以算是文本,但是你有没有想过,文本它等于真理吗??好换句话来说,你读的书它代表真理吗?你微博上刷的文它代表真理吗?当然有的文本就是真理,对于基督徒来说圣经应该就是真理,对于佛教徒来说佛陀的话就是真理,除此之外呢?再举个例子,对于考试的人来说,书本就是真理,因为这里面的知识就是“真理”,你写了这些“真理”你才能在考试之中得到分数。再将例子缩小来看好了,比如一题是“某某条约,这是X政府签订了不平等条约,从此如何如何丧权辱国”,你考试的时候背下来写下来就好,但是你在学习的时候,你有看过它的条款吗?你真的了解它的背景脉络为什么会签下这个条约吗?它真的全部都是负面的丧权辱国吗?它对当时/后世有什么样的影响?等等等等,我承认我在读书的时候没有想过,因为对我来说我就记得XX条约是丧权辱股的,可是这个丧权辱国是谁归纳出来的?有想过吗?讲到这里,不知道有没有理解为什么我想在这里写文本的内容(或许也没人看)。
就像我在写这篇文本的时候,我的里面的想法来源了很多其他的文本,像是我举例的某某条约,或者是我想表达需要思考的想法等等都是我藉由学习思考整理其他的文本而产生的。文本是人为了某种目的书写的,不等于真理,我写的这些也是我的想法,不等于真理,回到XX条约的例子也是,那个告诉你这个是丧权辱国的文本书写它的人的目的就是要告诉你这个是丧权辱国的条约,至于他为什么要把这个内容写在书中可能就要去探究写的人的背后有什么样的故事/什么样的理解/又或者是意识形态?等。
所以很简单,文本就是人书写的,就像微博,很多人说有的人带风向,就是因为很多人不会去检视文本背后的东西,你就简单的信以为真(某种意义上的当作“真理”),所以才会被带动,你很热心,你很正义,但是我的做法是我不了解事情的全貌以及他的其他内容,我做的仅仅是对于那个我看到的文本的评价(一般会表明这点)或者是我不做任何评价仅表示我对于这件事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