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对于我国北方的大多数地区来说只是一个故事,一个传说,而对于南方的苗族却意味着祖先和信仰。
除此之外,在我们东面的邻居日本国内,也有着广泛的蚩尤风俗和信仰,而且时间由来已久。
正月十五,对于我们来说是一个特殊的日子,在我国的古籍中最早提到它是在南北朝时期,有人说这一天是为了祭祀门神,也有说是为了祭祀蚕神,后来演化出吃元宵、挂灯笼等风俗。
但是在日本保存着一个可能更早的说法,西历754年,也就是我国唐玄宗天宝十三年,日本博士在给孝谦天皇的奏文中称:“昔黄帝伐蚩尤之时,以此日伐斩之。其首者上为天狗,其身者伏成地灵也。”
所以日本不管是皇宫还是民间,每年正月十五都有粥祭活动,而祭祀的对象就是蚩尤,据说蚩尤正是在这一天被黄帝所杀,尸首分离,传说在这一天祭祀蚩尤可以全年没有瘟疫。
这种说法可能是关于正月十五起源最早的说法了,黄帝杀蚩尤以后,蚩尤的首级上升化为天狗,身体下沉变成地灵,这种说法在汉语文献中已经看不到了。
蚩尤的传说和信仰是从中国带去的,所以日本文献中记载的蚩尤传说,极有可能是起源于中国本土,古代日本十分重视中国文化,而我们自己的很多传统已经失传了,日本人替我们保存了下来。
他们所保存的蚩尤传说远不止这些,正月十七日流传的“射礼”活动,不管是天皇还是普通百姓都很重视,他们把特别制作的“毬”吊在半空举行射箭比赛。从清宁天皇四年(484)射礼就已经变成了定制,此时正是我们国家的南北朝时期。
据《十节记》所说,当初蚩尤铜头铁身,黄帝与之战之阪泉而不能胜,幸亏有“玉女天降”才将蚩尤杀死,天下怨恨蚩尤,所以每年年初的时候要射他的首级,以震国家,射礼活动中的“毬”代表的就是蚩尤的头。
此处的记载为日本文献中仅见,但“玉女天降”的说法和《山海经》中的“天女魃”明显为一回事,可见此处记载也是从中国传入的。
日本古代曾经盛传蹴鞠活动,而蹴鞠活动中所踢的“鞠”其实也就是“毬”,所以在日本蹴鞠活动的初始含义,同样也是在踢蚩尤的头。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中日两国对待蚩尤的态度基本上是一致的,都把他当做是令人痛恨的反叛角色。但比较有意思的是,蚩尤的故事明明发源于中国,而日本对他的痛恨在日常和风俗中表现得却更为激烈。
很多学者根据《旧唐书》所说,日本使者把皇帝赏赐的金银珠宝,都到坊市上换成书籍,悉数带回了国内,由此认为日本的蚩尤传说和风俗都是通过书籍传入的。
但这很明显就是解释不通的,蚩尤的对手——黄帝是华夏民族的祖先,作为华夏民族后裔的我们都没着急,日本人从书本中搬回去的一个神话故事,有什么必要生这份闲气,而且为了这个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恶人”,还创造出了那么多文化风俗。
事实上,黄帝和蚩尤作为对立面,既然有人站到了黄帝这边,自然也会有人站到蚩尤那边。在中国,站在蚩尤那边的是苗族,苗族人视蚩尤为自己的祖先,认为他与黄帝之间的战争是一场英雄的战争。
齐国曾经是蚩尤部落的地盘,所以早期齐国地区曾经祭祀“八神”,以蚩尤为“兵主”,是把他当做正神来祭祀的,这或许是苗民遗留下来的风俗。
可奇怪的是,在中国几乎已经绝迹的“兵主”祭祀,在日本国内至今都广为流传。
据了解,日本国内现在尚拥有兵主神社六十所以上,蚩尤的传说中最重要的、也是最可靠的事迹,就是他是冶金和兵器的发明制造者,所以日本的兵主神社和蚩尤脱离不了关系。
这样来看,蚩尤的传说在日本国内也是呈鲜明的对立状态,这种情况显然不可能是从书本上产生的。我们不禁要猜测,是不是蚩尤的后裔曾经来到日本,并且和日本本土的政权发生过激烈的冲突?
1930年,在日本山口县发现了一处距今两千多年的遗迹,其中有三百多具埋葬的遗骨,死者的双脚都朝着大陆的方向。科学家在经过严谨的DNA对比后发现,这些死者与山东汉墓中的死者是最相近的,所以他们应该是来自与古齐国地区。
其中有一具遗骨,内体还残存着十五个石质箭头,可见他有可能是死于激烈的战争。
据此我们可以推知,山东地区向日本移民发生在很久以前,最迟也应该是在秦汉之间。这些移民也极有可能会是蚩尤后裔,他们在当地与本土政权发生过冲突,加上黄帝与蚩尤之战相关信息的传入,让他们对蚩尤部落有着极为强烈的厌恶。
而另一方面,许多蚩尤后裔在日本生存了下去,他们把蚩尤的“兵主”文化带到了日本,成为传统以蚩尤为反派的对立面。
李国栋先生从“稻作文化”的角度入手,同样得出了类似的结论,他认为蚩尤战败以后,其后裔有徐夷,徐偃王在周穆王时期被楚国大败,后裔有一部分逃到了日本,并且为日本带去了水稻种植技术。